作者 | 奧黛卡
你能想象孩子拽着一條長棉被到處亂串的畫面嗎?
這幾天刷抖音,很意外地看到一個小男孩拖着長長的棉被穿梭在人羣中的視頻。
他一邊吃着手指,一邊還捂着一張又髒又破的小被子。
就像抖音上的字幕所説:
小被被雖然破破爛爛,但卻是男孩從小到大愛不釋手的寶貝,去哪兒都要帶上它。
孩子如此迷戀一張小破被的確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不清楚狀況的家長,可能還會以為孩子是不是心理有異常?
其實,這只是成長階段中“戀物”表現。
而破被子對於孩子的意義,遠不止一件好玩的物品。
“媽媽,沒有它就沒有全世界”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有這樣的習慣:
他們可能瘋狂痴迷一個玩具,不論它被玩得有多破,還是對它情有獨鍾,愛不放手;
他們也可能會迷戀上一個枕頭,每天晚上睡覺都要抱着才能睡着,拿開便大聲哭鬧;
他們也許還會迷上一條破毛巾,有事沒事都喜歡拿在手裏擺弄,去哪兒都想帶上……
朋友小璐家的女兒果果就是這樣的。
自從1歲過生日時,收到媽媽給她送的絨毛娃娃,她就對娃娃產生了瘋狂的迷戀。
現在果果3歲了,娃娃也被玩得破損不堪,但她對娃娃還是痴心不改。
“她半夜還抱着娃娃睡覺,醒來如果找不到就使勁哭;
有時候看她一個人對着娃娃,不知在説些什麼,玩得忘乎所以。”
曾經有一次,她家女兒去親戚家玩,也順便帶上了這個布娃娃。
回到家,才發現布娃娃被不小心落在了親戚家。
當天晚上果果就哭了一整宿,不管怎麼安慰她都不肯睡。
小璐覺得很詫異,為什麼孩子的眼裏、心裏裝的都是娃娃?
想必很多父母都會和小璐一樣,對孩子的戀物癖感到不可思議。
甚至,還會擔心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其實孩子有戀物癖,父母也不必過分憂慮。
孩子戀物成癮,恰好是在滿足內心某些尚未滿足的安慰。
也正是説明了,孩子這個時候正處於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階段,也更需要我們的悉心關注了。
孩子痴迷的不是“吃奶”,是情感依戀
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曾做過一個“母愛剝奪實驗”:
他把一羣剛出生的小猴子從它們的媽媽身邊抱走,分別關進放置了兩個“假媽媽”的籠子。
其中一個是用鐵絲做的媽媽,冰冷堅硬,上面綁着奶瓶。
另一個是觸感柔軟的絨布媽媽。
剛開始,幼猴們焦躁恐懼,不斷尖叫,甚至大小便失禁。
幾天之後,意識到媽媽不會再出現的幼猴,開始把感情轉移到假媽媽身上。
尤其是幼猴們都選擇爬到“絨布媽媽”身上,不停地撫摸她的臉,輕咬她的身體。
實在餓得受不了,才跑到“鐵絲媽媽”那裏,喝飽了奶再回來。
實驗結果顯示:
幼猴對肢體接觸的需要,超過對吃奶的生理需要。
哈利·哈洛進而推出:
幼兒會依戀帶給他接觸性安慰的人。
換句話説,愛的真相不是提供食物,而是情感依戀和肢體接觸。
心理學家武志紅説:
“可控第三者是一個人走出自己孤獨的想象世界,而進入現實世界前的一個過渡態。
他正是通過控制一個過渡性客體而初步形成對外界的掌控感。”
簡而言之,孩子正是通過掌控這個“依戀物”來獲取生存於這個世界裏,對愛和安全的依戀。
一般來説,孩子發生戀物情結,多數時間在6個月到3歲之間,在2歲時表現得最為明顯。
所以,在這段時期父母及時滿足孩子心中對於情感和親密關係的需求,對於幫助孩子建立安全依戀至關重要。
我有段時間工作忙,很少陪孩子。
有一次,回到家後注意到孩子很專注地玩一個爬行小熊。
他一會兒扮演小熊爸爸,把它抱着又唱又哄;
一會兒又扮演小熊的朋友,帶它一起在地上學習爬行;
有時還把小熊當作馬兒,騎在它身上玩耍……
在自編自導自演的遊戲過程,他完全樂在其中,彷彿自己主宰了一切。
其實,這個時候在他的認知裏,媽媽是沒時間陪他,但小熊可以無時無刻陪伴 她。
而當我工作沒這麼忙的時候,陪伴她的時間變多了。
我發現,她對於小熊的依賴則自然而然地減淡了。
這也説明,在第三者過渡性客體上尋找寄託,並不是一件壞事。
適當的替代性補償,可以幫助孩子安全渡過自己的情感依賴期。
也可以讓媽媽鬆口氣。
父母用愛餵養,孩子才能綻放陽光
孩子有戀物癖不是丟人的事。
傅園慧之前在《我家那閨女》中,半夜睡得迷迷糊糊時,總是無意識地去摸一根大紅繩。
她爸爸説:
這個東西叫“摸摸”,她小時候喜歡摸一塊小毛巾,長大後,就摸這根紅繩子。
維嘉好奇地問:“如果不摸會怎麼樣?”
爸爸回答:“不摸,手就沒有地方放。”
教育講師李羣峯在《兒童行為心理學》中説:
“只要孩子情緒、行為等方面發育正常。
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就不是異常的。”
安慰物就好比孩子的朋友,孩子脆弱的時候可以給予陪伴,孤獨的時候也可以陪同玩樂。
父母接納孩子的戀物癖,就是支持孩子交一個可以給他安慰的朋友。
而過多的干預反而可能破壞孩子的情緒和支持系統,甚至會養成極端的戀物。
父母只有充分掌握愛的尺度,才能供養起孩子對安全依戀的需求。
而當孩子對一個東西極度依戀時,父母可以有以下幾個點進行參考。
- 首先,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對愛的需求。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向重要撫養者發出需求的信號時,如果能夠得到及時回應和滿足,就會形成安全型依戀模式。
也能讓孩子大腦邊緣系統發展完善,注意力和自控力也能相應得到提升。
否則,就可能產生緊張、不安和焦慮,或是形成不可控的極端戀物癖。
當孩子喊“我要抱抱”、“媽媽,我愛你”的時候,正是孩子呼喚愛的時刻。
父母一個擁抱,一句“寶貝”,都是給孩子最及時的回應和滿足。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要從照顧孩子急切的需求開始。
這點做到位了,極端的戀物癖就不容易產生,或者最終消失在孩子的世界。
- 其次,設置“精心的時刻”,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指出:
父母如果可以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至少15分鐘,孩子的安全感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
記住,全身心高質量陪伴很重要。
睡前陪孩子入睡,可以抱抱孩子。
或者,把他的小手放在自己手裏,唱一支睡眠小曲或者讀一兩個童話故事。
高質量陪伴,身體接觸非常重要。
- 循序漸進,減輕孩子的極端依戀。
如果孩子對一個物品極度依戀,我們不必急忙讓孩子去掉依戀。
我們可以在陪伴的過程中,先嚐試改變睡前場景。
比如,把孩子的睡眠環境重新佈置一下,牀換個位置,改換一下舊情景。
然後先去掉依戀物,陪伴孩子入睡,等孩子睡着再離開。
以自己的睡前陪伴作為替代物,這樣更能使孩子對物品“脱癮”。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帶孩子去奶奶、姥姥家住幾天,徹底更換睡前環境。
哈佛心理學家教授吉爾博特説:
“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遺憾。”
相比寬裕的物質生活,高質量陪伴才是饋贈給孩子最有意義的禮物。
但願天下每個孩子內心貧瘠的土壤,都能在父母的愛和陪伴的滋養下綻放陽光。
養孩子
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這樣細膩而堅定的愛,
也像是對待曾經那個幼小的自己
好好呵護這個可愛的小生物吧!
——End ——
作者:奧黛卡,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高級婚姻家庭教育指導師,是全職媽媽,也是文字匠人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