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温多雨,雨水充沛,野外的蘑菇瘋長,一些市民因為想嚐鮮,誤食毒蘑菇,導致食物中毒,最終住院治療!
毒蘑菇—來源網絡用圖
家住漢川市城區的陳女士在市體育館晨練時,發現路邊草叢中有一大片新鮮蘑菇長勢喜人,陳女士頓時化身為“採蘑菇的小姑娘”,將一片蘑菇都帶回家洗淨後炒熟,與家人分享了這頓美食。
不料,陳女士採摘的這些野生蘑菇屬於毒蕈,陳女士與家人吃完飯後便出現了劇烈腹痛、上吐下瀉,遂緊急送往醫院後立即給與洗胃處理,但仍感腹痛,於是收入漢川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進一步住院治療。
洗胃機
消化內科主任熊曉炎醫師介紹:在我國,從初夏到深秋都能看到蘑菇的身影,一般在夏秋季是蘑菇茂盛生長期,毒蘑菇中毒時有發生。不同毒蘑菇含有不同的毒素,一種毒蘑菇也可能含有多種毒素,對人體造成的損害也有所不同。
常見蘑菇中毒有7個臨牀型,分別是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還可造成其他系統臟器損傷。在實際的中毒案例中,還有患者食用了多種毒蘑菇,中毒症狀更為複雜。
目前急性毒蘑菇中毒尚無明確的特效解藥。進食後儘早洗胃、導瀉、清除吸收的毒物,針對不同中毒類型的對症支持、器官保護是急性毒中毒診治的基本方法,對死亡率極高的肝損害型毒中毒應儘早運用血液淨化治療。
因此,不採摘、不購買、不食用野生蘑菇,是對自身和家人生命健康的最大負責!
審核/陳天蓉
文字/張偉
編輯/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