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夏天的第四個節氣,老話説“不過夏至不熱”,夏至的到來也標誌着盛夏季節的來臨。古時候夏至可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天皇帝會攜羣臣舉行祭神典禮,通過祭祀祈求上蒼消除災年,保佑人們富足安康,還會在夏至日這天放假1天,讓老百姓與親人團聚暢飲、消暑乘涼。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説法,夏至前後新麥已開始收穫,夏至吃麪也有“嘗新”的意思,夏至日吃的面大多不是熱湯麪,而是過水麪涼麪,將煮好的麪條經涼水浸潤後晾涼,再澆上滷汁和配菜,一碗下肚涼爽好吃,消暑又降温。
夏至為什麼吃麪?
1、祭神之意
自周代起就有夏至日祭神的習俗,此時民間新麥方出,老百姓為了感謝上天賜予豐收之年,會以麪食來敬神,有清除荒年,祈禱獲得“秋收”的美好寓意,久而久之,夏至吃麪食的習俗就開始流傳起來。
2、養生避惡之意
夏至前後天氣炎熱,吃涼麪可以降火消暑,補養身體,另一方面,民間認為農曆五月是惡月,夏至日吃麪有驅邪避惡之意,據説武則天當時還發明瞭一種叫槐葉冷淘的麪食,可見當時上到皇權貴族,下到黎明百姓都有夏至吃麪的習俗。
3、嘗新之意
夏至前後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得很好,此時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食麪有“喜嘗新麥,慶祝豐收”的寓意,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麥子豐收後新麪粉也隨之上市,相比於往常的麪粉,新鮮的麪粉營養價值更高,因此有嚐鮮之意。
【夏至面的做法】
所需食材:麪條適量,雞胸肉1小塊,大蝦6只,黃瓜1根,胡蘿蔔1根,雞蛋2個,綠豆芽1小把,香菜2根,小米椒2根,大蒜3瓣。
調味料:生抽3勺,香醋2勺,芝麻醬2勺,蠔油1勺,白芝麻1勺,白糖半勺,鹽和雞精適量。
1、黃瓜洗淨擦成絲,胡蘿蔔洗淨擦絲,鍋中燒水,沸騰後將胡蘿蔔絲和綠豆芽焯水10秒撈出,瀝乾水分備用,處理乾淨的蝦仁焯水,待蝦仁變色後撈出。
2、鍋中加水,放入雞胸肉、料酒和幾顆花椒,雞胸肉煮熟後晾涼,用手撕成細絲,雞蛋液攤成薄薄的雞蛋餅,待晾涼後切成細絲備用。
3、鍋中加入清水,水開倒入麪條,麪條煮熟後立即投入冷水中過涼,如果家裏有冰塊的話,還可以放入幾顆冰塊,過涼後撈出瀝乾水分放入大碗中。
小貼士:煮好的熱面在涼水裏過一道是夏至面的精髓,一是保證麪條不粘連,二是麪條吃起來更筋道爽口,夏天吃口感更好。
4、碗中加入切好的蒜末、小米椒圈、1勺白芝麻,淋入熱油,倒入3勺生抽、2勺芝麻醬、2勺香醋、1勺蠔油、半勺白糖,適量的鹽和雞精,攪拌均勻,根據自己的口味還可以加入麻油、香油等調味料。
5、將準備好的黃瓜絲、胡蘿蔔絲、綠豆芽、雞絲、蝦仁和雞蛋餅絲,整齊的碼入麪條碗中,麪條上淋入剛剛調好的料汁,最後拌勻即可,一碗清涼開胃的夏至面就做好了。
——老井説——
夏至日白晝最長,陽氣較盛,不過卻不是最熱的時候,再過上十幾天等到入伏後才算熱,所以夏至面又稱為“入伏面”,民間認為吃了入伏面,能防暑降温、健康的度過酷夏,夏至到了,再忙別忘了給家人按照老傳統做碗“夏至面”,消暑清熱,家人安康。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