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媽後,偶爾會翻看一些APP上的育兒視頻,看看輔食怎麼做,繪本怎麼選等等。這幾日,打開手機,平台推送的幾個視頻讓我忍俊不禁 ,卻又無比感慨。這些視頻的主角,大多是兩三歲的孩子,有的躺在地上大哭大喊,有的與父母霸氣頂嘴、處處反抗。
這些視頻無一例外,都提到“可怕的兩歲”這個詞,2歲真的有那麼可怕嗎?沒有孩子之前,2歲的孩子在我眼裏就是天使的代名詞,而如今,身為一個2歲半孩子的母親,我也曾身處其中,實實在在領略了“天使”到“魔鬼”的變化。
為了緩解育兒焦慮,我閲讀了大量書籍,並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因而,想給處在同一“戰壕”的“戰友”們出出主意,分享我行之有效的幾個育兒對策。
1. 對孩子持有同理心
多數人在與同齡人相處時,會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問題。一旦相處的對象成了孩子,這種“同理心”效應立刻消失不見。我們只當自己是高高在上的父母,而孩子是依附於我們的弱小個體。如此一來,很多在孩子眼中合理的舉動在我們眼裏就成了“可怕的”不良行為。
有一次,女兒在房間看書,我在客廳做家務。等我走進房間的時候,看見女兒正在撕書,她一點點將其中一頁從中撕開,饒有樂趣。我瞬間火冒三丈:“給你説過多少次了,不能撕書,以後我再也不給你買書了”。女兒看我發火,委屈巴巴的走過來跟我講和:“媽媽,我錯了,我以後會愛惜書”。
冷靜下來之後,我覺得自己過於暴躁了。女兒2歲之後,很少撕書,今天這麼做或許是另有原因呢。於是,我問女兒:“是不是剛才看書的時候不小心把書撕爛了,然後覺得好玩,就順着爛掉的地方繼續撕了”。女兒小聲的説是,眼眶裏開始有淚珠在打轉,她覺得自己終於被理解了。
此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都會嘗試以女兒的處境和立場去想一想,是什麼促成了她當下的行為。當我抱着同理心,以平等的視角去看待女兒的行為並對她表示理解時,我與女兒之間的關係更親密了。
2.給孩子適度的選擇權
2歲左右的孩子,其自主意識正迅速崛起。媽媽們都有一個感受是,孩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了。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我孩子原來不這樣的,也不知道怎麼突然就這麼叛逆了”。我也曾因孩子前後表現的差異性而幾度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引得女兒心存不滿。
那時,我與女兒常在睡覺和刷牙這兩件事上產生矛盾,每每我暴跳如雷,女兒大哭不止。有一次,到了刷牙時間,女兒正在沙發上玩的開心,直接回復我“不要”。我拉她近前,她很生氣,作勢要哭。我各種説服,均未生效。
彼時,我想到《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幾個目的”:如果你提出某項要求而孩子拒絕配合時,很可能你們陷入了權利之爭。當孩子自主意識崛起時,她希望很多事情都能由自己做主。
於是我問女兒:“你是想現在刷牙還是玩一會兒再刷呢?”女兒説:“我想再玩一會兒”。我又問:“那你打玩多久呢?”2歲的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她隨口説玩兩分鐘。我説好的,兩分鐘之後媽媽來找你刷牙。過了一會兒,我跟女兒講:“時間到啦,我們該刷牙嘍。”女兒很順從的躺下來,讓我幫她刷牙。
有了這一次實戰經驗,此後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比如,晚上睡覺前,我會讓女兒自己選擇要講的繪本,並詢問她講完幾本可以睡覺。但凡她自己決定的,大多都能順利執行。
當我學着把適度的選擇權交給孩子,孩子的反抗少了,我也輕鬆了不少。
3.及時察覺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需求主要分為兩種,即情感需求和物質需求。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説,所有關於這兩方面的需求都是從父母處獲得。我們大部分人都會盡最大能力去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常常在有意無意間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被忽視的孩子》這本書裏,作者講到:許多孩子在經歷情感忽視後會出現不良行為,其目的是為了吸引父母對自己情感的關注和回應。
有一次,我正在忙,女兒拿着一本書過來讓我講給她聽。我隨口説了句,媽媽在忙,你自己先看會兒。沒過多久,我耳邊傳來噼裏啪啦的聲音。抬頭一看,看到女兒把桌上的玩具一件件往地上扔,每扔一件就“略有深意”的看我一眼。有了此前的“互動經驗”,我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
我走過去抱住女兒問:“你扔玩具是為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想讓媽媽陪你玩是嗎”?女兒有些害羞的往我懷裏鑽了鑽,説是。我告訴女兒:“有時候媽媽會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忽略了你。但是任何時候,媽媽都愛你,喜歡和你玩兒。以後,你想和媽媽玩,或者覺得不開心,就直接告訴媽媽,好嗎”?女兒點頭説好。
識別孩子的情感需求並做出合理回應,會讓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從而減少他們做出不良行為的動機和目的。
現在,我女兒很少會用破壞性的行為吸引我的注意力。她會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媽媽,我想和你一起玩兒”,或者“媽媽,我想讓你給我講故事”。她也會向我聲明:“媽媽,你給我講完這本書就去看你自己的書,我保證不打擾你”。她的確會像自己説的那樣做。
4. 寫在最後
今天早晨,我一邊做早餐一邊聽樊登講書。其中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孩子與孩子之間本沒有差距,有差距的是他們的父母。”當我們覺得別的孩子乖巧懂事的時候,或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他們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這世間沒有絕對完美的父母,我們不需要因為育兒方法的欠缺感到歉疚。因為,當我們意識到育兒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併為之付出行為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走在了成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