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導讀:二三十年前的農村,沒有風扇也沒空調,酷熱的夏天如何挺過來的?
又到了一年夏至節氣,而過了夏至節氣以後,三伏天也就到了,農諺説“夏至三庚數頭伏”,説的是夏至節氣以後第三個“庚日”就要入伏了,而這一段時間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其實現在還沒有到三伏天,早在5月初很多人就已經開始扇風扇、吹空調了。而到了夏至節氣以後,更是離不開空調了。不過現在的天氣也確實熱,動不動就是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天氣,啥也不幹,就光是坐着也會汗流浹背。如果去到室外,那用汗如雨下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於是也有人發出了感慨:“現在就靠空調來續命了”,如果沒有空調,真的不知道咋辦了。可是在二三十年前,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當時很多農村地區都還沒有通電,所以風扇、空調這些電器是根本就沒有的。那在當時夏季又是如何度過的呢?當時的夏天不熱嗎?
二三十年前農村熱不熱?
這個問題,只有50後、60後一代人是最清楚的。其實在當時的夏季也熱,但是卻是沒有今天這麼熱的。並且在當時的夏季,也會出現高温天氣,尤其是到了三伏天的時候,同樣會熱得受不了。
可是當時的夏季,不會像今天這樣出現三十八九度以上的高温天氣,就算是有,也就是偶爾出現幾天,不會持續多日高温天氣。
我是70後尾巴的人,當時雖然還是個小孩子,而孩子們又是不怕熱的。即便是大熱天,當時依然是漫山遍野的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就是當時很多同齡的小孩子,因為整天到處瘋玩,常常太陽底下追趕打鬧,所以頭上、肩上都會“長瘡”,有些足足有大拇指般大小,這是當時很多農村男孩子到了夏季的時候都會長的。
而現在條件好了,小孩子不會去室外玩耍了,基本見不到這種情況了,一般也就是熱得長點痱子。
七八十年代農村人如何度過“三伏天”?
現在很多人都説三伏天非常熱,熱得受不了,也和居住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當時農村還很少見到樓房,基本都是土磚瓦房。而這樣的房子雖然看起來很破,但是卻有很多的優勢,那就是通風很好,並且瓦片能吸收熱量。
所以居住在裏面,夏季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有多熱,往往室內要比室外低好幾度。現在農村有些老人依然願意住老房子,尤其是西北地區還愛住窯洞,就是一樣的道理,夏季很涼快。
在當時雖然沒有空調風扇,但是農民還是有很多熬過酷暑的“妙招”。當天氣熱起來的時候,就要把藏在樓閣的蒲扇拿出來了,基本上人手一把蒲扇。當晚上沒什麼活幹的時候,就會用蒲扇來給自己降温,同時還能起到驅趕蚊蟲的作用。估計很多的70後、80後們,在童年時光都是伴隨着蒲扇而進入夢鄉的。
除了蒲扇以外,還有一個“納涼神器”,那就是竹牀。這個在當時是很多家庭都有的,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消暑神器。一到天黑的時候,很多的家庭就會把家裏面的竹牀搬到庭院裏。有些家庭是挨着在一起的,還會把竹牀排成一排,然後大人們聚在一起聊天,而孩子們就到處瘋玩。
而且在當時,大人們可不像今天都是宅在家裏的。沒事的時候,就會聚集在村口的老樹下,或者是老巷子裏面乘涼。有不少人,就連吃飯了也不愛在自己家桌子上,而是端着碗聚到一起吃,一邊吃飯,還能一邊聊天,商量着一些農活方面的事情。
還別説,以前農村的水泥路很少,村裏很多巷子裏都有石板鋪成的路,尤其是古樹下的石板很多。而在這些樹下乘涼,全部都是自然風,非常的涼快,比現在吹空調還要舒服。
當然了,有些人特別怕熱,也會想一些辦法來降温,比如很多身強力壯的人,就會去村裏的老古井裏面打水上了,然後用它擦洗身體,或者是直接洗冷水澡。而家庭主婦們,則會熬煮綠豆粥,或者是製作涼粉來供家人們吃。像井水冰鎮的西瓜、一兩毛錢一根的冰棍,這在當時也算是“奢飾品”了。
遇到晚上熱得睡不着覺了,還有些人則會直接拿草蓆去到院子裏,或者是涼快的地方睡覺,並且這些地方還很搶手,要提前去搶佔。所以很多的小孩子,早早就開始去搶佔“地盤”了,因為有些地方的風大,涼爽。不過當時沒有蚊香,蚊子特別多,都是使用紫蘇、辣蓼草,或者是香蒲棒等土方法燃燒來驅蚊。有時候睡着睡着,就開始下起了雨。
至於白天了,農民依然要去幹農活,就算是三伏天也是如此。不過農民都會選擇儘量天剛亮就出去幹活,等到九十點的時候就回來了。下午也要睡一覺,差不多四五點鐘才有出去幹活。因為對於農民來説,再熱的天氣也要幹活才有飯吃。
結束語
在當時的農村確實非常的熱鬧,大家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是在院子裏,有些晚上睡覺也是大門打開,可以説是夜不閉户了。後來到了90年代以後,村裏逐漸通電了,而風扇也就開始流行起來了。但因為電費較貴,一般還是用老方法來降温,只有特別熱的時候,才偶爾開開風扇來救救急。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在農村裏不僅家家户户都有風扇了,而且還有很多人家裏安裝了空調。可是因為住樓房了,而且農村到處都是水泥地面,還有受到全球變暖等因素的影響,現在農村也較之前更熱一些了。但是相比於城市裏,農村還是要涼快一些。
各位朋友們,夏至節氣以後,馬上就要進入三伏天了,在七八十年代你家鄉又是如何度過酷暑季節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