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出汗嗎?你知道前額、後腦、前胸、後背等不同部位愛出汗説明什麼問題嗎?今天,“聊養生健康”把關於身體哪部分出汗代表什麼意思的內容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1、頭愛出汗不一定是氣虛
出虛汗的人裏面頭出汗的人其實佔了很多,我們可以理解為“頭為諸陽之會”,就是六條陽經都會聚在頭上,這個地方陽氣偏旺,愛出汗,而且是人體唯一一個可以露在外面的地方。我們看冬天的時候,人體被包裹得嚴嚴的,但就有頭面部露在外面,也是説明這個地方其實陽氣偏盛,那也是容易出汗的地方。換句話説頭也是容易出虛汗的地方。虛汗還有一種濕濁太重出的冷汗。大家先記住一句話:火性炎上而濕性趨下。就是説人身體裏的濕氣,大家想想晾衣服,是不是衣服上面容易幹,下邊乾的最慢?濕氣在人體也存在這個規律,濕氣往往往下走,所以我們後面講到下身的出汗,比如説腳汗、陰汗,那些更多的跟濕氣有關。而頭是人體的最上部,往往跟濕氣關係不大,所以它更多反映的是氣層面上的狀態。
這個也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很多自學中醫的人,一旦發現頭出汗,第一個想法就是虛汗,氣虛要補氣。還是那句話,可能放在200年前是對的,但是放在今天,大家留個心,多數頭出汗的人不要着急診斷人家氣虛,現代人更多的狀態適用於《傷寒論》裏面的一句話——“心下痞者,但頭汗出,齊頸而還”,意思就是説心口窩以下,痞症,大家可以理解為堵,其實有有形的堵有無形的堵,總之心下堵了的人就容易只有頭出汗,到了脖子以下,汗就跟收兵了一樣,就回去了。
所以常出虛汗的同學,下次注意一下,你出汗的時候是不是隻有頭在出汗?是不是一摸脖子以下全是乾的?如果是的話,順手再去摸一下自己的心口窩,你去摸一下那個地方是不是涼的,是不是硬的,是不是很緊,摁不下去,或者説摁上去很疼。也就是説氣虛可能是存在的,換句話説氣過不來,但是心下的淤堵應該是個大概率的事。
2、心下堵是怎麼回事?
這個心下堵又是怎麼來的呢?很多學過線下課的同學就會説,那個地方是心的募穴,長期情緒不好,自然就會堵,這個是第一點。心口窩這個地方確實是負面情緒的聚集,長期負面情緒的人這個地方會堵,堵了以後自然但頭汗出。但中醫要這麼學的話就太簡單了。情緒不好有心結,這是心下痞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食積,長期飲食不節,飲食過量,吃多了,容易堵在胃脘和心下這個位置,形成心下痞。這個問題成年人、小朋友都會見到。多説一句小朋友,很多小朋友食積導致的“但頭汗出”,他出頭汗會被誤診為脾虛,這家小孩子脾虛,補脾。其實他如果心下是堵的,越補脾,畢竟吃了一些補氣藥,可能當時有效,但是越吃越堵。所以如果有小朋友的家長,在出現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去摸摸孩子的肚子,如果你能在裏面摸到明顯的硬塊,或者你發現小朋友的肚子有點腹脹,鼓鼓的,這個時候彆着急説他氣虛,很有可能是食積導致的“心下痞,但頭汗出”,這個時候可能吃點山楂、炒三仙這些消食化積的藥,反而能夠緩解。換句話説這一補一瀉其實是兩個方向。
第三個原因和吃飯還是有關係,很多人心下堵,再一問,吃得也不多,情緒也沒有問題。但是再一打聽,吃飯速度過快,所以吃飯過快也容易導致心下堵住了。以上三點是主因,第四點就是延伸的了,心下這個位置,心口窩處在任脈之上,任脈的上方、下方有瘀堵的話,也都會慢慢地往這個方向去蔓延。長期胃病的人會形成心病;胃腸長期不好的人,慢慢地可能也會往上堵到心下出現這個問題。解決方法首先當然就是腹部按摩了,要在腹部以任脈為主軸去疏通按摩。
第二,服用雞內金對於散心下的痞節、痞塊幫助很大。 我們説完了心下痞造成的頭汗之後,還是提醒大家注意,現在人實症居多,所以多數人是這個情況,但是不要以偏概全。還會有一些人,或者説少部分人他出頭汗確實是虛汗。大家能做的判斷標準,如果他頭上有汗,同時兼着身上也有汗,這個更多的你可以考慮是全身氣虛的表現。氣虛的人自然就是站樁和艾灸。對於補氣的藥,個人不做推薦,因為沒見到人,很多人氣虛,但是身體裏面有實症,氣虛夾實,盲目地吃補藥,其實不是個好思路。
3、鼻子頭愛出汗怎麼回事?除此之外,頭上還有一些局部容易出汗,比如最常見的就是鼻子頭出汗。任脈通嘴唇,而鼻子是督脈所主,督脈會經過鼻子,鼻子頭出汗根本上來講是督脈氣虛的表現。所以一看鼻頭出汗,督脈氣虛了,鼻頭髮涼也知道應該是督脈裏面寒涼。
當然了口唇和鼻子它不是單純的跟任脈、督脈有關係,它還和其他臓腑有關。但還是那句話,出汗部位更多的是大方向。所以鼻頭出汗可能還有脾、胃、肺,但是一般來講,大方向上往督脈上去考慮。督脈既然氣虛了,第一個方法你能想到的,應該是去曬後背。包括咱們金剛功也好,種種功法很多都在振奮陽氣,包括站樁,基本上各家樁功都強調一點——拔伸脊柱,你叫虛領頂勁也好,含胸拔背也好,都在強調你要把你的督脈重視到。
除了早睡、曬太陽,艾灸、練功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按時睡覺。如果你為任何事情而耽誤睡覺都是最蠢的。這種蠢事我就幹過,每天可能為了多練功,或者説多完成功課,去學習去看書。後來無論是從舌苔上來看身體濕濁的狀態,還是自己體會任脈、督脈,包括心下的感覺,這些氣上的狀態感覺都不好,自己也是一通揉、艾灸、治療,但最後發現早睡,哪怕做不到朝五晚九,能儘量早一點。最後發現早一點上牀入睡,睡眠質量一高,身體的氣自然就足了。所以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睡眠是根本,不管虛實寒熱。
4、腦門愛出汗怎麼回事?
説完了鼻頭出汗之後,偶爾有人還有一個地方愛出汗,就是腦門。腦門出汗和胃的關係更大。不僅僅是出汗,我在跟診的時候,有患者問老師説我們家孩子腦門這個地方青春痘特別多,這是怎麼回事?很有可能是胃病。另外也包括抬頭紋,老中醫都反對人留過長的劉海蓋住腦門,因為印堂在這兒,這是神光外放和接受的地方,這個地方被蓋住了,遮擋心神或者遮擋神光,人就容易......咱不叫抑鬱,但是不容易爽快、開朗起來。
但是很多同學,尤其女士留齊劉海的一個原因是抬頭紋很重,所以這個也不是一個老人的專利。很多人可能甚至七八歲開始就有抬頭紋。你一看還在腦門上,就知道這其實還是胃的問題。一般來講有橫紋的地方都是偏氣虛,所以抬頭紋其實是一個胃氣虛的表現。另外還有很多人一感冒了一着涼了,腦門兒疼,或者説平時腦門就疼,這類人咱們説大多數還是原本胃就不好,原本就有胃病,然後結合外感才容易這個地方難受。有些輕度的人甚至喝點生薑水,或者説生薑配陳皮,就能緩解很多。
通過講腦門出汗或者叫前額出汗,我們大概是把它不僅僅是出汗,所有的虛實寒熱的表現大多數都講到了。其實這些都是後面面診的內容,那會舉一反三的同學可以把它運用到身體各部,比如一説抬頭紋是胃氣虛了,那魚尾紋是怎麼回事?眼角這個地方好像是膽和三焦的區域,可能是少陽的氣虛了,很多事情可以舉一反三。就前額出汗而言,我們可以籠統地來推斷它大致有一個問題,就是胃氣偏虛。這個氣為什麼虛,是堵住了,還是原本氣就不足?這個還需要進一步判斷,對吧?另外,別忘了虛和實並不矛盾,有些人腦門總愛出汗,但同時腦門還愛出油,或者説他的汗本身就油乎乎的,你就知道:第一,你身體裏面的胃的氣不夠,該有的能量不夠;但同時排出物這麼黏着,又説明胃裏面或者説消化系統裏面,不該有的這些垃圾廢物太多。所以陽虛和陰實,或者説所有虛實寒熱它本身就是可以同時出現的,而且並不矛盾,這一點希望大家注意。
5、後腦愛出汗怎麼回事?再來説説後腦出汗。後腦和後脖梗子是相連的,也就是咱們常説的望其項背的項。脖子的前半部叫頸,後半部叫項,所以後腦連同項部出汗,這個地方是膀胱經所循行的位置,所以這個地方出汗跟膀胱的精氣不足有關。
一般來講兩種情況,第一種,如同《傷寒論》裏面提到的,這個人風寒感冒之後,腠理疏鬆,開始表虛自汗,這個是一種情況。更常見的情況就是膀胱經氣虛。大家想一想膀胱的經氣為什麼會虛?膀胱和誰相表裏?其實更多的就是腎氣不足的一個表現。結合我們之前學到過的知識,臓屬陰,腑屬陽,膀胱和腎相表裏。反過來講,我們的陰或者説更重要的五臓之一的腎出問題之後,可能最早的表現都在外部,也就是它先體現在腑的功能,或者説腑的氣出現問題,然後一步一步地才表現在本臓上,也就是腎本身出問題。所以一般來講,早期輕度的是好端端的睡一覺或者説稍微一運動,發現我們的後腦和項部出汗比其他地方都多,甚至直接往外嘩嘩的冒汗,再往後發展可能變成整個後背出汗很多。
6、後背愛出汗怎麼回事?
有些同學的後背非常容易出汗,我們説跑步之後出汗就罷了,但是有些人夏天的時候出去散散步、走走路,回頭一看,整個後背就濕透了。這就是咱們説的膀胱,進而是腎的氣現在不太夠了。多説一句,我們現在説的後背出汗,是你能明確明顯的看出來後背出汗遠遠多於前胸前部,這個叫膀胱經氣不足。
有些朋友反映説自己好像腎虛了,因為他跑步之後脱下衣服發現後背的汗比前胸多,然後就給自己下診斷了。但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排除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跑步的時候,我們運動的時候,後背的衣物往往是緊貼着我們的,而前胸的衣物和我們往往是有空間的。所以這一點你先排除掉,如果排除掉這一干擾因素之後,你發現前胸後背的出汗比例真的是嚴重失衡的話,這個時候你再來認定是腎、膀胱的問題。既然是膀胱和腎的氣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咱們説的補氣的那些思路:站樁、艾灸、曬太陽。總之補氣是最直接的思路,至於有沒有陰寒實症,這些就需要進一步的診斷。另外,如果我們説一個人在跑步的時候出現了這種情況,那是不是説明現在您的身體不太適合跑步?跑步對於您來講,流失的東西遠遠大於您獲得的。
7、前胸愛出汗怎麼回事?
説完後背出汗之後,下一步我們來説一下前胸,後背出汗是膀胱經和腎的問題,那前胸出汗大家是不是也能想明白?這個地方其實肯定跟我們的心和肺有關,而其中和心的關係更大。大家不妨想一想,我們前胸出汗的時候哪裏最多?往往是以膻中為核心,也就是我們的胸口和心口窩這個地方出汗往往更多。所以從膻中穴到心口窩,也就是巨闕附近,這個區域出汗都可以歸納為是心的問題。還是我們的那個思路,如果你出汗的時候身體是熱的,這個更多的流出來的是你的津液,也就是説考慮要麼是温度散熱,要麼是自己現在氣虛,腠理不固,心氣虛了。
如果出來的是冰涼的汗,或者有些人有這種感受,雖然他前胸已經濕透了,但是摸上去整個胸腔裏面感覺是冰涼的,這個時候就是冷汗,就跟心裏面的濕寒太過有關係,心裏面寒氣重,同時濕氣重。實際上胸口出這種冷汗、濕汗,是陽氣被阻隔的一個表現。心的陽氣如果長期被阻隔,它會發展成一箇中醫稱之為胸痹的病症,麻痹大意的痹。胸痹意味着前胸,主要就是心臓,被諸如:寒、痰、濕、淤血等這些病理因素給閉住了,陽氣過不來,然後就會導致心慌、心悸、胸悶、後背疼,諸如此類的,類似於我們今天講的心臓病的症狀。包括在一些中西醫結合的思路的倡導下,有些人就簡單粗暴的把胸痹直接對等為冠心病,實際上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大家要知道,胸痹更多的最後就是表現為心臓的疾病。
而心口窩出汗,就是早期的心陽被痹阻的一個表現,也就是胸痹的早期徵兆。有多早期?不用害怕,特別早期,它和我們提到過的出汗左右不一,提示身體偏歪是一樣的。也就是説如果你不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變本加厲地去放任它,可能過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這個因會慢慢的積攢出果,但是如果我們提早地注意到這個點,改變我們飲食起居生活方式,那麼這個問題隱患也就被解除掉了。 在這個環節的最後,我們做個小的區分,其實不區分也沒問題。細分上來講,膻中穴前胸附近出汗更多地跟心臓的關係大,而心下就是心口窩,這個地方出汗,提示的不僅僅有心,還有胃的問題。
8腋窩愛出汗怎麼回事?
説完了前胸,咱們按照心的序列,也就是説跟心臓有關的部位,繼續來説。除了前胸出汗,還有哪容易出汗呢?那就是腋汗。關於腋汗,最普遍的一個原因就是心經的濕熱太重,包括有些人不光有腋汗,還有狐臭。整體上來講都是濕熱太重,人體通過腋下通道去排濕濁的一個表現。所以從總原則上來講,不管是狐臭還是腋汗,中醫都反對粗暴的止汗或者説做手術,有些人甚至摘除汗腺。從中醫的思維上來講,還是認為它是個出口。中醫認為這些排出物的根源在於身體裏面這種濕、濁的東西太多,身體在通過種種方式外排,並不是某一個汗腺、某一個腺體異常分泌。所以當你把腺體摘除了,這些東西排不到體外,它只能留在體內了。這是對於腋汗的總原則、總綱。
細分下來,腋汗的原因還可以分為這麼幾類,第一個是天生的,甚至可以説這是人種,有些人天生就腋汗多、體味大,這種人可以説天生的肝火、心火就會比較旺。第二個原因,濕熱的來源很有可能是吃肉太多,也就是老百姓常説的“魚生火,肉生痰”,總之説的就是動物類的東西容易生濕熱,所以肉食在咱們尤其黃種人的飲食結構當中,少量、適可而止就可以了,不要大量吃肉,吃肉過多,濕熱、濕毒沒地兒去,有些人可能就從腋下排出。先天消化肉能力強,或者先天就好吃肉的人,往往都長着虎牙,這些人代表着先天消化肉類的能力強,同時也容易出現心火、肝火旺的問題。可能不僅僅是腋汗,還容易身上長這些,比如痤瘡、粉刺或者青春痘,歸根結底還都是和濕熱有關的東西。所以天生如此更應該注意。第三類也很常見,比如説做治療或者評估的時候,當我們去觸及一個人的極泉穴,這個穴有同學知道,就在腋窩中,當我們觸及它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人全身都沒有汗,但是兩個腋下已經濕透了,而且味道不大,沒有任何異味,但是嘩嘩地流汗,這個還是心經裏面有濕熱。
但是,第一,跟那些狐臭的人比起來,它裏面骯髒污濁的東西少,就是濕氣水濕多,但是濁的東西少。第二,這些人可能更多的偏虛熱虛火,往往這樣的人是那些心情容易緊張焦慮的人。緊張焦慮往往是人心裏面有虛火的表現,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虛煩,而如果有實火的人,可能就變得脾氣暴躁,暴跳如雷了。現在心裏虛火旺、虛火燒的焦慮的人很多,所以腋下自汗的人也不在少數。對於那些實症,濕濁重的人,控制飲食,而對於這些偏虛火、虛熱的人,大家能做的就是站樁,包括學一些非藥物療法,自我調理。從保健上來講可以注意去點按內關、膻中、極泉這些穴位。
9、手愛出汗怎麼回事?
除了腋汗之外,再往下走,和心相關的就是手汗了,很多人手總是濕的、潮的。關於手汗,第一個原因是全身濕氣太重,很多手總是潮的,而且一摸全身都是潮的,這種人就是我們説的濕氣太重,包括我們看還有些人手上退皮,手上經常是那種小水泡,皮破了的樣子,這個其實都是濕氣重的表現。如果大家仔細去注意,很多人可能都會發現,自己破皮的部位往往出現在食指上,食指是手陽明大腸經所過的位置,自然也就提示現在大腸裏面濕氣比較重。
另外一種手汗,就是我們常見的,一個人一旦緊張之後,立刻變得手腳冰涼,同時手上出很多汗,對應的這個時候可能腋汗也會變多,這個原理其實更多的是這個人心經心胞經的氣不夠,當遇到了特殊情況,身體心裏有變化之後,所有的氣血都回過來去供養內臓。這個時候手上、四肢上的氣血就不夠了,氣血不夠之後,出一種類似虛汗的東西,往往就是手汗、腋汗同時出現。這個細分起來講是心胞的氣不夠,對應的也會表現為這個人的心理素質會比較差一些。解決的思路,第一個是疏通心胞、心相關的經絡,第二個是補氣。艾灸是好方法,但前提一定是要學會正確的施灸方法,否則會出很多問題。
10腳愛出汗怎麼回事?
腳汗的人很多,基本上都可以當做濕氣來處理,包括很多人的汗腳,甚至腳氣。現代醫學講説腳氣是真菌感染,在中醫看來實際上真菌無處不在,是你的身體給了真菌適合生長的環境。關於腳出汗甚至有味,汗腳的情況,大家先想一想,常見的年齡段出現在什麼時候?是不是青少年更多見?我記得以前,學生時代,家長最害怕的就是家裏來一羣半大小子,青少年,一進屋一脱鞋,屋裏基本沒法待了。腳很臭,説明你排出的汗裏面有很多骯髒的、濕濁的物質。這個固然不好,但是這裏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從羣體上來講,17歲的少年們和70歲的老人們,誰的身體更好呢?顯然是17歲少年,但是70歲的老人汗腳的情況還多見嗎?好像就不多見了,而且困擾中老年人的更多的是腳乾裂、皮膚乾燥。
所以這裏和腋汗是一個道理,雖然你排出來的東西代表你身體裏面濕濁重,但是能排出來也是個好事。換句話説,身體裏有濁,能把它排出來,也是需要能量的,也説明您身體裏的氣還足。所以諸如此類的,不管是腳氣也好,汗腳也好,腋汗也好,在中醫看來都屬於壞事當中的好事,壞事是身體裏髒,好事是身體裏有氣能把它頂出來。 關於腳汗的問題,第一步還是注意飲食,飲食要清淡,減少身體產生濕濁的機會。第二點,關於一些藥膏,比如止汗或者治腳氣的一些藥膏,我覺得如果您實在是急症,難以忍受,應急還可以。一般來講,中醫的思路還是從根本上來治,當你身體裏濕濁好了,這個地方自然就沒汗了,或者腳氣就收口了。如果不去治肚子,不去調理全身,只在局部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其實還是一種堵出口的思路。第三點,我們很多人在站樁、艾灸或者被按摩的過程中,當下就能感覺到腳底往外冒涼氣,有些人明顯感覺是湧泉,有些人感覺是腳趾縫,這些地方都是排寒氣的一個出口。所以更多的中醫對於腳上的問題,採取一個順其自然的態度,因為它是咱們身體調理的一個通道。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叫做寒從腳底生。
治病要給邪氣出路,寒氣是從腳底進來的,那出從哪出呢?當然全身都能出,但原路返回,從腳底再出去,這也是一條最順暢的路。所以一般我們在調理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希望寒氣從下面走。同時一般咱們的治療師們也很樂於看見腳底排寒氣的現象,不會去加以干預,覺得不斷的排,排乾淨了自然就好。 順便説一句,除了腳下去排寒氣之外,當然了身體最主要的排污濁的出口應該是大腸,所以如果真的想治腳氣的話,好好去看看肚子,去疏通調理,去按摩肚子,讓自己的大便順暢,或者説讓更多的濕濁能夠被人體的正氣運回大腸裏,然後通過大腸排出。如果更多的垃圾能正常地從大腸裏排出的話,可能就不需要通過腳底了。這個也是體現中醫對於治療的一個整體的思路,而不是盯在局部。腳氣的問題,中醫可能會認為這跟你的腸胃甚至五臓六腑都有關係。 最後多提一點,有些同學可能會遇到,他不是腳下出汗,而是腳下流水的表現,什麼意思呢?很有可能在你站樁或者説一個人本身濕氣很重的時候,直接從湧泉往外冒水,直接從湧泉穴往外流出那種又黃又粘稠,而且有異味的液體。有些患者夏天來的時候一脱襪子,感覺襪子會被腳心粘住,這個就是從湧泉裏往外滲出的液體。這個整體來講,説明濕濁要比那些單純從毛汗孔裏冒汗的人要更重一些。講這個例子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到,穴道的重要性或者説穴道的真實存在,往往更多的時候穴道里它出入的是氣,所以我們看不見。當一個人他身體問題很大的時候,可能不光是無形的氣了,是有形的物質從穴道里面出來。跟大家説這個,也是讓大家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穴道的作用。
11腿愛出汗怎麼回事?
説完腳汗,往上説,腿部的汗其實一樣代表着身體濕氣重。而且我們會發現,比如脾胃濕氣比較重的人,他在身上腿部出汗的時候,小腿脛骨內側也就是脾經的部位,出汗會明顯得多。這都是提示還是濕氣重,濕性趨下。
12小腹愛出汗怎麼回事?
關於濕性趨下,另外一個容易匯聚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盆腔附近,比如小到男性的陰囊潮濕、大腿根潮濕,再往下,像男科女科都容易出現的盆腔裏面的問題,男科的疾病,婦科的疾病,比如像白帶異常,男女外陰的分泌物異常、有異味,進而包括常説的宮寒、前列腺的問題,都有可能跟濕氣有關。當然最早期、最輕度的濕氣的表現就是陰汗,也就是外陰出汗。相對來講,可能男性比較明顯,因為能感覺到陰囊潮濕,更多的就是在會陰穴,會陰這個部位,還有大腿根內側,發現都是潮濕的。這個還是提示現在盆腔內部濕氣匯聚。因為除了腳底是身體最低處,骨盆,它本身是個盆地,也容易蓄積濕氣。
所以關於陰汗,不外乎還是兩個原因,第一,在小腹盆腔這個地方更多受哪個臓腑的影響?當然還是腎和膀胱的影響。我們總愛問男性你是否陰囊潮濕?更多的考慮兩點,第一個可能你的脾濕氣太重,第二個你的腎的陽氣不夠,這一點其實不論男女都適用。而且正如咱們之前推斷胸痹和左右不一一樣,陰汗還是一個早期的判斷或者説早期徵兆,再進一步,當你濕濁輕、正氣虛的程度比較輕的時候,您是體現為出汗。再進一步可能就是男科、婦科的疾病了,比如再進一步可能是白帶的異常,白帶的異常增多、粘稠或者説伴有異味顏色改變。這些問題,還是那句話,如果放在200年前,更多可能會説是因為您腎的陽氣不足,導致宮寒,陽氣無法主持身體正常的生殖功能,然後出現白帶異常,這個是過去。現代人因為飲食結構的突變,所以更多的不是腎陽不夠,或者説腎陽不夠之餘,最主要的問題是濕氣太重,脾胃寒濕、濕濁太重。如果發現白帶的顏色發黃,説明還兼有濕熱,因為淤堵之後而化熱,有些情況可能更典型,同時白帶異常增多,同時還伴有陰道乾澀、瘙癢這些情況,這屬於典型的不該有的東西很多,該有的沒有。
大家注意,當身體一旦出現這種截然矛盾的現象的時候,比如説一個地方又痰濕又幹燥,或者一個地方又寒又熱,這個時候,我們第一考慮的因素就應該是經絡淤堵,應該疏通。那麼男科、婦科盆腔內的問題,無論是小到陰汗、白帶,大到宮寒、月經不調,甚至不孕不育,影響最主要的臓腑當然是腎和膀胱了。但是除此之外,在經絡層面上,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條是任脈,一條是任脈旁邊的衝脈。所以對於這個區域的問題,我們應該着重的去疏通任脈和衝脈的氣血。大家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肚臍以下,小腹這個區域,看看這個地方,先摸摸温度是不是温暖的,同時去下手點單擊,看看這個地方的軟硬程度,有些人是裏面有硬塊,有些人是整個腹脹、脹氣,根本摁不下去,你就知道小腹的衝任脈不通。進而你應該往上把整條衝任脈都梳理一下,看看它淤堵的情況和程度是什麼樣的。一來是因為中醫固有的整體觀,第二個既然是一條脈,所以很多時候出問題很有可能出在上游。這個就像很多名老中醫,在治療不孕不育的時候,都首先來治胃。當然了,從臓腑上你可以講出一系列的道理,無外乎就是後天氣血運化這些,但從經絡上來講,胃的部位同樣也在衝任脈路過的區域,而且是在小腹的上游。所以中醫往往治療一個部位,要去疏通整條經脈,要去兼顧它的上游和下游。在小腹局部比較重要的一個穴位,就是神闕下一寸——陰交穴。這個穴位其實是衝任脈交會的一個地方,所以這個地方如果堵或者説硬的人,現在很多人去摸一摸,肚臍下面都是有一個小硬塊,就説明衝任脈現在還是不太通暢,沒事的時候多去點按、按摩,會有幫助。
除了疏通之外,既然跟腎、膀胱有關係,自然要固護腎氣。我們更多的,不考慮治療,要更多地從起居上來注意,首當其衝的是早睡覺,然後減少不必要的一些消耗。房事過度的人,也往往容易出現陰汗的表現,因為很自然,它表明的是腎和膀胱的陽氣不夠了,所以更應該注意食飲有常,起居有節。
講到這裏,關於全身出汗的部位,我們基本就為大家梳理完了,大家除了對號入座,去發掘自己問題的同時,要注意,我們講了那麼多,最重要的——萬變不離其宗,身體出汗無外乎要麼正氣不足,要麼身體裏面寒濕太過。所以發現問題的時候不妨多關注細節,而當真正調理的時候還是要關注局部,把身體看作是一個整體,這樣的效果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