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概沒有孩子不愛玩捉迷藏的遊戲。
在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英國心理學家Casper Addyman對超過300對父母與寶寶進行了調查實驗。
他讓這些父母和寶寶玩了五個不同的親子互動遊戲:撕紙、手帕放進嘴裏、把杯子當作帽子戴、裝成貓咪、躲貓貓。
實驗結果發現:
如上圖,這種“捂着臉,再慢慢打開”的躲貓貓遊戲,再配合上父母誇張的聲音或者動作,小寶寶們都特別喜歡。
而稍大一點的孩子,則會主動地去躲起來,讓大人來找,玩得樂此不疲。
不論是以上哪種形式的捉迷藏遊戲,它們的原理其實大致相同: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在躲藏的過程中,經常會上演
有家長就此問題給我們留言,懷疑孩子是不是智商有問題:
其實不然。
孩子的這些行為雖然會讓我們哭笑不得,但其實,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為了搞清楚小孩子為什麼都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2017年,波蘭華沙大學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
研究發現:
4個月左右的嬰兒,就已經對家人進行的躲貓貓遊戲有所回應;
到了6個月大時,他們已經能和家人很好的進行互動遊戲了。
為什麼寶寶們都如此熱愛躲貓貓遊戲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心理學名詞——
客體永久性,是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
換句話説,你面前放了個玩具,你閉上眼睛説你看不見,但不代表這個玩具不存在。
1954年,皮亞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幕布實驗”。
實驗對象是一個幾個月大的小寶寶。
這個實驗很好地説明了,
小寶寶會認為,他們看得到的東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
皮亞傑認為,寶寶在
小寶寶們是很聰明的,他們會不斷地通過眼睛看,手觸摸,去認知事物。
再加上跟大人的互動,嘗試着去理解“有些東西雖然看不見,但它是永久存在的”,不斷地增強對“客體永久性”的認知。
他們會從一開始的驚訝“媽媽去哪兒?媽媽又出來了“,漸漸變成”哈哈,我知道你就在這裏“。
這個遊戲過程,有好奇,有刺激,有驚喜,還有與大人之間互動的愉悦感。
並且,這也是一種嬰兒與父母之間聯繫建立的有效方式,對嬰兒來説他們獲得了獎勵和鼓勵。
這就是為什麼寶寶們對“捉迷藏”遊戲樂此不疲的原因。
而這種遊戲形式,恰恰也是兒童心理認知發展的必經之路。
這裏,我們要講到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另一個經典的實驗——三山實驗。
這次的實驗對象分為兩組,一組為6歲以內,一組為6歲以上。
他用塑膠模型做了三座不同大小、外形迥異的山丘立體模型,並分別從模型的4個方位對着模型拍了4張照片(A、B、C、D)。
皮亞傑先讓幼兒繞模型一週觀看,在A方位坐下,然後在幼兒的對面(C方位)放一個娃娃。
然後,他讓幼兒在A、B、C、D,4張照片中選出自己看到的景象,和娃娃看到的景象。
結果出來了:
簡單來説,他們會認為自己看到的,跟別人看到的是一樣的;自己看不見的,別人也會看不見。
所以,孩子才會出現捉迷藏時“只藏腦袋不藏腳”的有趣行為。
心理學家們也認為,
這是因為
如果你就此認為孩子“只藏腦袋不藏腳”是因為孩子智商不高,那就太冤枉他們了。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9個月以內的小寶寶,還沒有形成“客體永久性”的心理認知。
一個東西在他們眼前消失了,他們會認為是真的消失了。
有一部叫《寂靜嶺》的恐怖片,裏面有這樣一個情節:身邊的人慢慢地全部消失了,最後只有自己被困在“異界”中,這樣的恐懼感是很痛苦的。
電影《寂靜嶺》
對於還沒有建立“客體永久性“認知的小寶寶來説,他們找不到大人時,害怕分離的這種恐懼的感覺是一樣的。
它能有助於構建寶寶的安全感和緩解因為和父母分離所產生的焦慮。
因為在反覆地玩捉迷藏的過程中,孩子會漸漸地明白一個道理:
父母的消失只是暫時的,並不是真的不見了。我雖然看不見他們,但他們並沒有走遠,還會再出現的。
説不定,那些在幼兒園門口大哭大鬧,不肯上學的小寶寶們,就是捉迷藏遊戲玩少了。
最後,我想説的是:
不論是捉迷藏也好,還是其他的遊戲也好,對小孩子而言,
家長們也不要擔心孩子“蠢”,更不要因為孩子的“幼稚”行為去嘲笑他們。
我們只需要配合孩子,在他們“只藏腦袋不藏腳”的時候,假裝真的看不到,到處去找,盡情地開始我們的“表演”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