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可能會扮演“虎媽貓爸”或是“慈母嚴父”的形象。嚴慈並濟的教育方法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定不要帶着情緒去管教孩。孩子沒有達到要求或是犯錯誤時,如經常發火大吼,可能會讓孩子一生受到傷害。
網友:從小被家長吼大,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
父母是唯一一個不需要考取資格證,就可以直接上崗的職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僅沒有經驗和方法,有時還會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
小平的爸爸和媽媽經常吵架,有時甚至會大打出手,所以他早早地就和媽媽搬出來住了。因為媽媽個性非常好強,性格也是很強勢的一個人,她即使帶着小平非常困難,也從來不讓小平接受爸爸的資助和饋贈,總是一個人默默承擔所有。
小平很清楚媽媽的不容易,但隨着生活壓力過大,媽媽脾氣也變得非常暴躁,也許心有不甘,覺得是小平爸爸毀了她的一生。平時只要小平犯了錯,就會非常暴怒,説話也非常衝,總是對小平大吼大叫,有時候還會動手打他。每次看到小平委屈的樣子,媽媽都説:“等你長大以後,就知道我都是為了你好”,以至到後來每次看到媽媽的一個嚴厲的眼神,都嚇得他瑟瑟發抖。
後來成年了,小平只要想起媽媽,就總會感覺媽媽的怒吼聲在耳邊,有時還會在睡夢中驚醒,內心有些怨恨媽媽,也憎恨爸爸,幾乎好久都不回一次家,甚至反對談女朋友,現在到了結婚年齡,小平也不願意結婚。
有時候孩子太過調皮,家長訓斥幾聲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掌握度,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發泄到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年齡尚小,一旦覺得自己不被父母喜愛,就會戰戰兢兢,對自我產生懷疑。
經常被家長大吼和從未被家長大吼過的孩子,20年後的差距很明顯,別不重視
一、被吼大的孩子更容易懷疑自我,缺乏自信。
童年時期是性格養成和人格完善最重要時期,大多數的影響都來自於父母。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因為總是被灌輸否定的理念,往往對自己沒有信心,更容易自卑。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性格不開朗,總是戰戰兢兢,喜歡看父母的臉色,雖然表面上是一副乖順的小綿羊,但是成年之後很難養成堅強獨立的個性。
沒有被吼過的孩子,父母大多都比較理性,所以孩子也會耳濡目染,長大之後會有主見,也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被大吼的孩子容易憎恨父母
父母都是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但不教育不成才,只是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表達不對。要知道教育孩子時,是非常容易將父母逼到情緒失控,特別是屢教不改時,很容易控制不住脾氣,對着孩子就是一頓大吼。但這樣只會將孩子推得更遠,使親子關係變得脆弱,內心不健康,或許想法都會比較悲觀,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憎恨父母,產生叛逆心理,故意跟父母唱反調。
沒被大吼的孩子,親子關係更加融洽,內心也是充滿陽光自信,所以會更加理性,情緒控制能力也更強。成年之後他們也能夠更加平和地處理親子關係,對父母也是非常孝順。
三、經常被大吼的孩子更容易變成玻璃心
讚許和肯定是能讓孩子有自信心,經常對孩子大吼,容易給孩子灌輸負面的想法,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值得一提的。因為想獲得父母的肯定,所以會想方設法地討好父母,在父母面前戰戰兢兢,不敢説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表現自己的真實情緒。這樣孩子長大以後容易自卑、敏感、非常注重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一旦出現負面評價,便會變得玻璃心難以承受。
從沒吼從未被吼過的孩子,經常能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得到父母的肯定或引導,所以面對各種評價會更加理智,因為對自己有充足的自信心,所以不會輕易被負面評價擊倒。
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正確對待孩子呢?
一、發脾氣之前先讓自己冷靜十秒鐘
孩子有時候調起皮來,是很會讓人發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會不經意間對着孩子大吼,吼過之後才後悔。所以發脾氣之前,可以先深呼吸,然後沉默十秒鐘,讓自己心情冷靜點,也給孩子一點思考時間,平復心情才能教育好孩子,能讓孩子意識到錯在哪裏,也能很好地避免激烈的衝突,影響親子關係。
二、不要忘記安撫孩子
想要培養一個懂事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管教,所以在孩子犯下錯誤的時候,難免需要一些嚴厲的方法,讓他們能夠牢記教訓。但是無論何種教育方法,都要記得安撫孩子,就事論事,不要將負面情緒帶到孩子身上。
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想讓孩子學會反思,改正錯誤而不是一味活在愧疚和恐懼當中。所以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吼了孩子之後,一定要記住及時和孩子談心,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