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ID:yinjianlifumuxuetang

親子關係,是世界上最親密的生命關係,以血緣為底色,又因朝夕相處、共同生活而愈發濃厚。

也正是因為親密,我們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其實正在向孩子索求着某些超出孩子給予能力的東西,而這些索取,會對孩子構成傷害。

聽到這兒或許您會產生大大的疑惑: 難道父母不才是給予者、付出者,而孩子只是獲得者、享受者嗎?

別急,您不妨往下看,為什麼説——

無論關係多親密,身為父母的我們,千萬不能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1

“可以理解理解爸媽嗎?”

白天在公司連軸轉了一整天,晚上回家還沒喘勻氣,領導又開始在微信羣裏瘋狂@你,孩子突然撲過來,撞得你一晃,TA伸手環住你的腿,“媽媽媽媽,陪我玩一會吧!”

一個頭兩個大,忍不住拉開孩子,你“温柔而堅定”地對TA説:

“好孩子,媽媽今天還有很多工作要處理,處理好工作才能賺錢給你買好吃的好玩的,你是個大孩子了,應該自己玩了,乖,理解、體諒一下媽媽好嗎?”

本以為孩子會聽話地去一邊自己玩玩具,沒想到TA癟了癟嘴,放聲大哭。

三四歲的小孩子能不能理解你,我們暫且放到一邊,反正三四十歲的你,是還沒有理解這個小娃娃。

對TA來説,那個成長階段,陪伴這件事,就是比天還大。

我們就這樣,跟孩子索求了TA當時根本沒有能力提供的東西——像個大人一樣理解大人的選擇和需求。

類似的事情,在養育過程中,我們或許無心地,做過挺多。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演員馬麗,幼年時父母離異,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媽媽無暇照顧她,只給她很多物質上的補償:玩具、衣服、零花錢……可唯獨沒有陪伴。

寄住在姥姥家的馬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起初她還會因為見不到媽媽而哭鬧,後來就學着隱藏自己脆弱的一面,逼迫自己像男孩一樣大大咧咧。

與此同時,馬麗開始自卑,合影時常常一個人站在角落裏。明明天賦異稟、成績優異,卻連畢業大戲都拿不到女一號。

成名以後,她情路坎坷,30歲時,陷入“沒有人和我求婚”的極度焦慮中。直到遇見現在的老公。她花了非常大的氣力,才與自己和解。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圖源馬麗微博

孩子的童年時期,尤為需要父母高質量的親子陪伴。穩定的環境與穩定的客體,再加上充足的愛,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養成獨立的人格。

因為媽媽的缺席,馬麗缺少了這一環節,所以在處理親密關係、面對自我的問題上,都走得步履蹣跚。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理解我們的不容易,理解我們在外奔波,為他們的吃穿用度操心。

被這樣期待的孩子,或許會表現得懂事、“獨立”,漸漸地不吵也不鬧,可他們心裏有個洞,一直在呼呼地吹着冷風。

這個漏風的地方必定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脆弱,使TA在未來某些時間點潰堤。

而孩子經歷痛苦不幸,是為人父母的我們最不願看到的,不是嗎?

那麼,我們就得儘量不為孩子埋雷。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圖源馬麗微博

2

“爸媽還能害你嗎?”

最近,職場觀察類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正在熱播,前傳《面試篇》中有一個女孩名叫賀鑫磊。

她本科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2016年大三時通過司法考試和研究生考試,今年研究生畢業,拿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碩士學位。

從履歷上看,賀鑫磊是一個絕佳的律師苗子,但面試時,她已經通過公務員考試。

面試律師問:“如果能拿到律所的工作就不去做公務員了嗎?”

賀鑫磊猶猶豫豫,説自己也很矛盾和糾結。

面試律師直接點明:“所以其實不是很想做律師?”

賀鑫磊繼續猶豫,説不出話,雙手緊張地捏在一起。

面試律師緩和了口氣:“你選公務員是因為你父母希望你做公務員,還是自己(想做)?”

女孩這次回答得很快:“父母的原因大一些。”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面試律師半是戲謔半是無奈地感慨:“我們的父母怎麼就這麼喜歡讓子女去當公務員!”

何止呢?一些父母何止是喜歡讓子女去當公務員這一件事?

他們還喜歡讓孩子考第一名、學理科、學金融、按時結婚生子……

他們最喜歡的是,讓孩子按照他們規劃好的路線成長。

他們擔心孩子無法獨立過好自己的人生,總是向孩子傳遞着極大的不信任。

這會造成什麼後果?

賀鑫磊表面上看,畢業於名校名專業,學習能力、考試能力堪稱一流,完全是“別人家的孩子”,可她缺乏自信,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多時候彷彿做着父母的傀儡。

學術界有一種理論叫“認知上的懶惰者”,意指在其他條件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選擇在思維層面阻力最小的那條路。

從小被要求聽話的孩子,這條熟悉的路就是聽爸媽的話,因為聽話了就不需要承擔責任,過不好就全是父母的錯——“他們要我這樣做的”。

向孩子索要“聽話”的父母,不經意間,就培養出了人生的逃兵、不會為自己負責的孩子。

父母能護孩子一時,卻護不了TA一生一世。

3

“我這一輩子可都是為了你”

熱播劇《小別離》中,海清飾演的女主角,幾經波折終於把女兒送到國外上高中。

卻因為思念女兒過度,整日在家裏對着女兒朵朵的視頻哭泣,甚至年近四旬想再生一個孩子轉移注意力。

女兒朵朵在國外過得好好的,認真讀書、學習、生活,媽媽在國內,卻把自己搞得活像個失獨母親,彷彿生活裏沒了孩子,她的人生就失去了全部寄託,沒有了任何意義。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反觀口碑美劇《大小謊言》中,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媽媽卻完全不同。

奶奶試圖奪走雙胞胎兒子的撫養權,開庭前,兒子們悄悄問媽媽:“我們要不要説不喜歡奶奶?”

媽媽搖搖頭:“不,別那麼説。”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兒子們看到媽媽疲憊不堪,忍不住説:“媽媽,我們可以保護你!”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媽媽卻説:“你們不用保護我,你們只需要説出實話。”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打開彈幕,網友清一色地都在讚歎媽媽的教育方式和這不對孩子做任何綁架的家庭氛圍。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坦白説,劇裏這個媽媽也算不上完美媽媽——夫妻感情不和睦,她常常被丈夫家暴,而且她偶爾也會剋制不住自己,對孩子大吼大叫。

但就這件事的處理上,不得不説,她超出海清飾演的媽媽好幾個段位。

因為她始終界限清晰,堅持成年人的事情交給成年人自己解決,而非讓孩子捲入到大人的關係戰爭中,讓孩子反過來做媽媽的保護者和照顧者。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再看回海清飾演的媽媽,工作上遇到瓶頸,無法取得驕人的成績,就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和價值感,試圖通過孩子的好成績、好表現來證明自己。

她對女兒朵朵面面俱到,看起來是把自己整個人生都奉獻給了孩子,實則是寄生在孩子身上。

人人都是隻活一輩子,這位媽媽,卻偷走了孩子的人生,硬生生活出了“兩輩子”。

在這種畸形的親子關係下,朵朵與媽媽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修改成績單、離家出走,一度患上了考試焦慮症。

即便已經拿到了國內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她也堅持要出國留學,只為了能自己做一次決定。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作家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中説:“家裏養的花自殺了,遺書寫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獨缺少陽光和愛。”

朵朵缺愛嗎?在朵朵身上,媽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與關注。可是媽媽的愛,卻險些將朵朵“淹死”。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前幾天,演員伊能靜在綜藝《理想家》中引用尹建莉老師的話,説:得體退出,是她對兒子最大的愛。

尹建莉老師説過: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若母親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

“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子一場,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深情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自由,卻不執着於掌控孩子的生命,這才是父愛母愛的最偉大之處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88 字。

轉載請註明: 關係再親,父母也別伸手跟孩子要這三樣東西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