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判斷一個女人過得好不好,看看她的孩子就知道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並非名師教學,而是父母的幸福。如何辨別一個女人在家庭之中是否幸福?看她的孩子便可以了,親子關係從側面論證了家庭地位。
若孩子特別尊重母親,把母親看得重要,一定是母親給予了相應的陪伴,在孩子心中養成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母子關係決定依戀模式
兒童心理學認為,在孩子幼年時會產生幼兒依戀,即與照顧者之間產生一種特殊的情感聯結。
一般來説,母子連心,是母親給予了孩子生命。所以,母親為孩子的第一依戀對象。母親不僅需要懷胎十月賜予孩子生命,更應該陪伴孩子,為孩子的性格行為養成做好榜樣和引導。
在孩子產生依戀行為的時候,被依戀者所做的反應極為重要。孩子早期的安全依戀關係,對今後的性格養成極為重要,會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脱離父母,作為個體融入這個社會。
這時,每個孩子都會面臨人生的第一個大課——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他們習慣了與自己親近的人打交道,開始上幼兒園時,會因為從未有過的、長時間的分離感到恐慌。
有的孩子會哇哇大哭來表示反抗,也有孩子冷靜處之。這些不同行為,都母親脱離不了關係。
在依戀期間,如果母親能夠給足孩子安全感,即陪伴與愛的需要,會使孩子內心充足,不易被分離的焦慮所影響,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這叫做安全型依戀,這種類型的孩子與母親分離時,剛開始會感到不安,四處尋找母親的身影,但通過自我調控,很快能從不安中平靜下來。
而有的家庭,對孩子過度關注,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留給孩子,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應。面臨孩子哭鬧,更是會心軟,不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
這是溺愛型孩子的養成方式,會使孩子更偏向於焦慮——反抗型的依戀類型。在面臨分離時,這類孩子是最難與母親分開的,母親的離開會使他們產生反抗。
他們習慣了有求必應的生活方式,認為哭鬧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樣生活條件中長大的孩子抗壓能力很弱,無法獨自去應對問題。
還有一種是,母親很少陪伴孩子,幾乎由奶奶輩帶大,這樣的孩子會養成迴避型依戀,面臨與母親分離時,不會很在意,相反,他們更加平靜。
這類孩子缺乏母親的陪伴,雖然對人格獨立有好處,但是,缺愛的孩子更容易對父母疏離、冷漠。
看一個孩子面對分離時的反應,就可以得知他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在教育孩子時,永遠都應該採取適度原則,不能只想着生了孩子而不管他,育人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對母親的態度反應母親的家庭地位
孩子沒有太多是非辨別能力,他們的行為表現模式,大多是在模仿大人的行為。
如果一個家庭裏,夫妻關係和睦,父親深愛着母親,那麼這種愛會感染孩子,他會很自豪自己的家庭幸福,並從中學習到愛的力量。
因《爸爸去哪兒》而火的嗯哼,他們家庭的相處模式便是最好的典範。在家庭裏,杜江始終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媽媽是家庭裏最重要的。
所以,從小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嗯哼,更是尊重媽媽,所接收到的也是來自父母雙方的愛,而並非單方的關愛。
有些家庭只看重孩子,家裏面誰都可以對媽媽進行要求,奶奶可以教育母親的不對;父親更會為了小事與母親爭執,這使得母親地位很低,也會造成孩子對母親的不尊重。
因為他們不懂事,只會跟着家裏人的行為進行模仿。
還有些家庭的母親地位特別高,與父親明顯存在不平等,所有事都由母親一人做主,不用與父親商量,這樣家庭的孩子很可能會畏懼母親。
他們把母親當作權威,這樣的親子關係更多是畏懼而非和睦友好。所以,通過一個孩子對其母親的態度,便可以得知這個母親過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