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一年四季中的夏季,那就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了。歡喜的是在這個季節可以穿短袖,女生可以穿短裙,還可以下河玩水,游泳等等。愁的自然是天氣,因為夏天的太陽實在是太過炎熱了,對於這一點,南方的朋友更能感同身受,熱得幾乎每天都是汗流浹背的。
所幸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有很多家庭都有空調,基本上都能舒服的度過這漫長炎熱的夏日。但是,在古代可沒有這種條件,沒有空調,沒有電扇,也沒有冰箱,那咱們的老祖宗是怎麼熬過漫漫長夏的?
古人也很聰明,他們也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去創造抵抗夏日高温的環境和工具。為了適應炎熱,古代先民首先提出了一個概念,叫“納涼”,也就我們所説的乘涼。那麼在古代是怎麼納涼的呢?
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選擇了,但蔽日遮陽,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以降低體表温度,這是納涼最普遍的方法和原則。
在唐代,“避暑涼棚”説的就是當時京城人納涼的現象,人們喜歡通過搭建涼棚,製造一片陰影,用於避暑。明代高濂的《四時幽賞錄》記載了很多古人夏日趣事,其中就有“避暑涼棚”的記載:“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古代這樣的“避暑會”,從唐代到宋代一直都是很流行的,這種“避暑會”有點像咱們現在户外的消夏納涼晚會。但是以上描述的“避暑會”,都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因為那規模確實是有點大,一般的平民百姓可沒有那個能力。
古人也不例外,古代南方人最親水,因為南方水多嘛,比如説明清時的蘇州人就喜歡水上納涼。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有記載:“是日湖中畫舫,俱艤堤邊,納涼避暑”,描述的就是臨安人六月初六到西湖邊集體納涼的風俗。
古人親水的方式還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種納涼的風俗,意思是在三伏天的時候,去到江河裏洗冷水浴,去除暑熱濕氣,可以起到防止生瘡癤和熱病的作用。
除了以上這些傳統的避暑方法,古人在夏天還會藉助扇子、竹夫人、瓷枕、冰鑑等工具來納涼避暑。扇子,我們都很熟悉,不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它都是人們納涼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近代學者崔豹的《古今注》當中已經有扇子的記載了。
唐代雍裕之《題蒲葵扇》中曾這麼寫:“傾心曾向日,在手幸搖風。羨爾逢提握,知名自謝公”。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用扇子納涼在古代就已經很流行了。
前面提到過的“竹夫人”,也是古代的一種消暑器具,也可以説是一種假空調。竹夫人長度大約有一米左右,是用竹篾編成的圓柱形物體,中間是空的,四周有許多孔洞。
根據“弄堂穿風”的原理,能收風竄散,供人取涼,設計得可謂是非常的巧妙,通常是掛在眠牀上面,有助睡眠。
但是長夜漫漫,酷暑難耐不得入眠,光是有竹夫人還遠遠不夠。於是古人又發明了另外一種“空調器”,叫“瓷枕”。
瓷枕之所以能夠取涼,就是因為瓷枕的中間是空的,下端有孔穴可以通風,而瓷器本身就有清涼感,所以成為了古人夏日納涼的必備工具。
其實,在古代還有很多種避暑妙招,包括木製“冰箱”,“冰鎮冷飲”……
是的,你沒看錯,這些先進的東西在古代都出現過,只是由於受到很多硬性條件的限制,做出來的效果和我們現代的肯定是不能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