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的太極拳

練太極拳,拳架不是目的,招式不是目的,套路不是目的,站樁不是目的,單式也是目的。以上都是太極拳訓練的一種方法。

打個比方説,我們要過河。坐船可以去,游泳也可以去,過橋也可以去。

必須想清楚:我們的目的是過河。坐船、游泳、過橋只是一種過河的方法,不要坐在船上看着兩岸的美景順流而下,忘了過河;而且,過河以後你要把船、橋、游泳衣都丟下,你要是揹着船往前走就可能累死,而且走不了多遠。

練太極拳的目的是通過以上太極功法訓練,使身體具有某項強化的功能——可以叫做太極勁。

本末倒置的太極拳

比如説,在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就是“腰為主宰”的功能——以腰脊運動帶動四肢運動。有“太極腰”之説。

在太極拳的中高級階段就是氣為主宰,神為主宰的功能。簡單的理解就是臟腑運動(特指小腹丹田)帶動全身運動;脊柱運動帶動全身運動。

拳譜上説“太極無手,腰便是手,動手不是太極拳”;“太極無手,氣便是手,動手不是太極拳”;太極無手,神便是手,動手不是太極拳”。

學太極拳的朋友務必弄清楚:太極拳的拳架、套路、站樁、單式等等訓練都是太極拳的一種訓練方法。不是太極拳訓練的目的;太極拳的訓練目的是身體練出太極勁——或者説,是練出身體的一項功能。

本末倒置的太極拳

練出太極勁從健身角度講,加強了以腰胯為中心的身體大關節筋肉羣的靈敏度和運動強度;強化了臟腑功能;突出了脊柱的敏感性和運動主導地位。

從武術技擊的角度講,腰胯大關節的動量開發;臟腑運動能量的參與;特別是脊柱中樞神經系統深層次的激活,可以使人具有野獸一樣的敏感度和力量。

太極拳之所以稱為內家拳,就是強調內動為主,外動為輔。“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息之動”。不是不動,是內動外不動。所謂的內動、內勁就是指腰胯大關節的動量,臟腑動量,脊柱中樞神經系統的動量。這才是太極拳深層次訓練逐漸追求的目標,光在手腳四肢上下功夫,弄一輩子也是做操。

經過較長時間的太極功法訓練,脊柱中樞神經系統對手腳四肢的駕馭能力達到相當的清晰程度,由腰脊發出信號,精確指揮手腳四肢運動,叫做太極無手,腰便是手。這是一種太極勁,或者叫做身體具有的一種功能。

經過較長時間的太極功法訓練,脊柱中樞神經系統對五臟六腑的的駕馭能力達到相當的清晰程度,可以在手腳四肢運動的基礎上附加五臟六腑運動所產生的能量流協作運動,氣力大增。叫做太極無手,氣便是手。這是一種太極勁,或者叫做身體具有的一種功能。

經過較長時間的太極功法訓練,脊柱中樞神經系統對整個身體的駕馭能力達到相當的清晰程度,思想上的意念可以瞬間通過身體表達出來。叫神便是手。這是一種太極勁,或者叫做身體具有的一種功能。

本末倒置的太極拳

可見,太極訓練的目的不是站樁,不是拳架,不是招式,不是套路;而是腰脊功能,臟腑功能,脊柱功能,甚至是頭腦功能。

從最深層次説,太極拳訓練的是一種思想或者説是頭腦功能。

再退一步説,太極拳訓練的是中樞神經系統或者説是脊柱功能。

再退一步説,太極拳訓練的是五臟六腑或者説是臟腑功能。

再退一步説,太極拳訓練的是腰胯大關節或者説是腰胯功能。

太極拳傳承了幾百近千年,你當我們老祖宗傻呀,連深淺都分不清楚。

所以説,別老在手腳四肢上擺弄,弄一輩子還是太極操。

本末倒置的太極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82 字。

轉載請註明: 本末倒置的太極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