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定稿:筱沐

教育孩子,不僅需要方法方式,還需要愛。

大部分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總是希望他們從小謙虛懂事,做一個人人都喜歡的好孩子。

所以,他們會給孩子灌輸“你要謙虛”、“你要懂事”、“你要……”等等等等與有關性格形成的話。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看似為孩子好的話,在他們以後的人生中,都會產生很多蝴蝶效應。

前不久在微博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名醫生在給抑鬱症小朋友複診時,看到這個孩子正在看書,於是隨口説到“這孩子真用功”,沒想到孩子媽媽下意識就説:“用功?都是假用功”。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當看到這句話時,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小朋友媽媽當時的表情和語氣,因為類似這樣全盤否定的話,已經成為不少人的童年陰影。

於是,這名醫生在聽到這句話後,迅速對這位媽媽説:“你怎麼又説這樣的話”,滿是無奈的語氣。

不可否認,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譏諷”和“嘲笑”,都是刻在骨子裏的,而這種無意識的傷害,他們卻不會感到有什麼不合適。

為什麼中國家長喜歡對孩子使用“打擊式教育”?

對孩子要求過高

家長們本着“謙虛使人進步”的原則,用這種教育方式從小影響着他們的孩子,希望孩子能鞭策自己“我能變得更好”。

於是,在孩子們已經能取得一定成績的時候,有些家長對孩子不會説“你真棒”,而是會説“你還得繼續努力”。

原本只是一句希望孩子變更好的話,對於孩子來説,卻是一種否定。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表揚應該直白的表達出來,如果真是孩子哪裏出了問題,家長也要直接表達出來,批評和表揚之間並沒有聯繫。

可中國家長卻總想用孩子的成功,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棒,在一句句扎心的話中,孩子就會陷入無限否定自己的情緒中,嚴重的就可能出現抑鬱症。

不健康的社會比較

這是大部分中國家長的通病,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比較。小時候比較成績,畢業後比較工作,成家後比較另一半家庭,孩子出生後比較孩子……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這種無限比較的環境,就會讓家長產生“孩子不能輸給別人”的感覺。

可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被肯定,實現自我完善等等,這才是一個健康孩子的正常成長過程。

如果只是讓孩子從小接受“需要比較”的教育方式,長大後的他們,一定不會快樂的。

就算孩子身上有不足,家長也不能用比較的方式讓孩子改掉。換一種方式,或許孩子更容易接受,別讓孩子認為“自己非常無能”。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希望孩子進步,家長正確做法是什麼?

首先,作為孩子的父母,大家需要認可你的孩子,讓他們能切身感受到來自爸爸媽媽的疼愛和鼓勵,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就算是自己吃飯這樣一件很小的事,當他們聽到爸爸媽媽的鼓勵時,他們會表現的越來越好,而且會因為聽到表揚而感到開心。

但如果爸爸媽媽因為自己不會吃飯而大發雷霆,儘管他們一樣會學會吃飯這件事,但“爸爸媽媽生氣了”這件事,會讓孩子以後害怕犯錯,害怕爸爸媽媽生自己的氣。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其次,可以將打擊和鼓勵合二為一,但要知道你教育孩子的重點是什麼,要輕打擊重鼓勵,千萬不能做反了。

因為一味的鼓勵孩子容易讓他們變得驕縱,長大後可能不好管教,有時候適當打擊,會讓他們變得腳踏實地起來,踏實的孩子才會健康的成長。

最後,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生活中很多人都不能正視犯錯這件事,老話説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一個人沒有失敗的經歷,這一定是有問題的。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候適當犯錯,可以讓他們快速成長,兒時的失敗經歷不可怕,怕就怕將來的某一天,孩子會因為徹底的失敗一蹶不振。

所以,孩子在犯錯後,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然後告訴孩子哪裏有錯,應該怎麼做,如何避免錯誤發生第二次,讓他們學會如何避雷,比主動給他們排雷的效果更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要只關注他們的性格、成績、愛好,心理問題也要重視起來,尤其是近些年,社會各層面的人壓力都非常大,孩子們難免也會受其影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0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看書媽媽卻説“假用功”?“打擊式”教育,對孩子身心沒好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