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户端
記者從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獲悉,該院近兩個月內就收治了急性心梗患者近250例。高温的夏季為何急性心梗頻發?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急性心梗等心血管病的出現?本期大咖健康課,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查銘凡。
年齡最小的患者僅僅30歲左右
60歲出頭的市民於先生(化姓)今年初剛退休,發病時他正在準備去女兒家帶孫子的路上。“當時突然就覺得胸部悶得很,心跳得也怦怦快,難受得不得了。”於先生回憶,當時老伴就叫了救護車送至醫院,在急診做了心電圖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是突發了急性心梗。本就有冠心病史的於先生讓一家人和醫護人員們都很擔心,經過一系列急救操作及導管介入治療後,所幸轉危為安。
記者瞭解到,像於先生這樣的急性心梗患者夏季以來不在少數。“近兩月收治急性心梗的病人將近250例,重症監護病房每個月都要住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上百人”,查銘凡主任告訴記者,這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僅僅30歲左右。心血管疾病通常在寒冷的冬季高發,而炎熱的夏季似乎是這類疾病的淡季。殊不知烈日當空加上時有雷雨天,更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因此同樣要注意預防。
為何高温天會容易導致心梗的發生?專家介紹,相關研究表明,氣温每升高1℃,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的總風險增加2.1%,意味着熱暴露可以使心梗風險增加。查銘凡主任解釋,在酷暑天氣下,人體體表血管擴張散熱,血液就會集中於體表,容易造成心腦血管血液供應減少,導致缺血缺氧。與此同時,人體出汗多,血液黏稠易形成血栓耳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也會出現心跳加快等不利於心臟健康的情況。
五分之一的患者沒有疼痛症狀
心血管疾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悶胸痛,可是不是沒有這些症狀就代表心臟很健康,就可以高枕無憂?查銘凡主任告訴記者,研究顯示中國急性心梗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會出現不典型疼痛症狀,五分之一的患者沒有任何疼痛症狀,所以特別兇險。他曾經接診過一個病人,連續兩天在外院檢查無明顯異常,但到了查主任診室,當着醫生的面竟突發劇烈胸疼,急查心電圖為急性廣泛性心梗,經積極搶救後好轉。
查銘凡主任指出,在醫生指導下根據需要進行相關的心臟的檢查對於呵護心臟的健康很有必要。“比如心臟超聲,通俗一點講這相當於檢查房子的結構怎麼樣,看看每個‘房間’的大小,‘門窗’的好壞。”因為異常的左心房室大小往往和心臟科的房顫和心衰有很大關係。而雙源CT的檢查主要是看心臟冠狀動脈的狹窄情況以及有無心肌橋,但是,冠狀動脈造影才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這些檢查都需要醫生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做出決定。
查銘凡主任提醒,根據最新血脂管理指南要求,還需特別注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對於低危人羣即普通人羣來説,應小於等於3.4mmol/L;對於有高血壓的中、高危人羣來説應小於等於2.6 mmol/L。而對於已經有頸動脈斑塊等的極高危人羣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應小於等於1.8mmol/L。今年新增加了超高危人羣,通俗的講就是做過心臟支架的患者羣,他們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目標為1.4mmol/L。對於服藥患者來説,吃藥固然重要,而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控制達標更為關鍵,如果只是服藥,而指標不能控制達標,仍然無法控制心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化驗單上的加號值得注意,但不能只關注化驗單。他建議,高風險人羣最好在醫院進行危險分層,到了中年以上最好也加上雙側頸動脈超聲的檢查,如果有斑塊,也是心臟可能有問題的“預警信號”。
降低血脂,“管住嘴”這步不容小覷
心血管疾病儼然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的健康殺手。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三億多,而每年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則達到了400萬,仍呈慢慢增長趨勢。想要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的可能,有哪些可以做的事?
“飲食要注意。”在查銘凡看來,降低血脂並不意味着再也不吃肉、再也不吃葷菜,而是應當更有選擇地吃。“我們一般建議患者吃白肉,也就是兩條腿的和沒腿的禽類、魚類。”專家指出,白肉中富含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中的“清道夫”。高密度脂蛋白將血管壁裏的脂肪輸送到肝臟去分解,處理分解成膽酸鹽,通過膽道排泄出去,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
反之,四條腿的動物的紅肉則應當相對少吃。“我們通俗點説紅肉就是血管裏的‘泥瓦匠’,低密度脂蛋白含有較多的膽固醇,它就像劣質的大氣球,龐大鬆散、不穩定,與動脈關閉相撞時容易破裂,形成膽固醇碎片,因此是一個不合格的“泥瓦匠”,造成血管壁越來越厚,也是諸多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
同時查銘凡主任指出,有些患者以為將主食換成雜糧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吃,但其實這也並不健康。即使是雜糧,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後就會造成甘油三酯升高,從而會自動轉換成低密度脂蛋白,最終形成斑塊。
專家提醒,除了改變飲食習慣,戒煙限酒、積極進行運動鍛鍊、調整良好作息,都對保護心血管很有幫助。如果出現突發的胸悶、胸痛且難以緩解,或者是雖然症狀不持久但頻繁發作,都值得高度警惕心肌梗死,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