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親辭職帶14歲厭學兒子游中國:當孩子不想上學,給他兩樣東西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健康

帶孩子見世面,是這兩年最流行的詞。

我並不覺得只有旅行才是見世面。

不過,我覺得帶孩子多去看看大自然,是好事。

大自然中的風,看起來沒有用吧?

但是如果孩子某天在一個山頭,看到了風的力量,感受到了風的語言,這就非常了不起了。

——凱叔

作者 | 任平生

“他每天早上起來上學,都起不了牀,不想去學校”

如果你的孩子厭學,你會怎麼做?

遼寧丹東徐先生的選擇,顯得有些“離經叛道”。

他選擇讓厭學的兒子休學一年。

父子二人,開着一輛拖掛式房車,從遼寧丹東出發。

途經山海關、洛陽、西安等地,朝着雲南麗江出發。

全程4000多公里,開啓了一場公路之旅。

“兒子不願意讀萬卷書,那我就帶他行萬里路。”

“孩子想要玩手機的時候,甚至會直接從姥姥手中爭搶,不尊重老人。”

比起孩子荒廢學業的後果,他更加擔憂的是孩子的人格培養。

“我想朝夕相處的陪伴,跟孩子相處。”

“從思想上改變他對學習和人生的看法。”

視頻走紅後,網上頓時掀起了巨大的討論。

有人佩服,説這是把“世界當作課堂”。

可也很多人認為,這是“有錢人的遊戲”。

“我希望他將興趣建立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上”

“我們是很普通的家庭,有房貸車貸要還。”

面對爭議,徐先生不得不再次出面解釋。

“拖房車是花了五萬塊錢的二手車,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安裝。”

“出來三十多天,只住了三天酒店。“

他不帶孩子走東南沿海路線,而是走遍六朝古都。

“教育不是隻盯着分數,是要讓孩子學會放眼世界,對探索充滿熱忱。”

經過山海關、洛陽、西安,只為了讓孩子感受到最渾厚的中原文化。

他也教兒子攝影,鼓勵孩子寫日記。

曾經的溝而不通開始消失。

關係不再是針鋒相對,而更像是一種合作關係。

徐先生把這段旅途中和兒子的關係稱為“相依為命”。

有人問:

如果孩子玩了回去之後,更厭學了怎麼辦?

這位父親的回答顯得寬容又温情。

“我也是第一次學着當父親。”

“如果孩子通過一路上的遊歷更愛學習了,那就回去學習。”

“但如果沒有,他也愛攝影,我也可以教給他,給他一技之長。”

“我覺得他攝影還是有一點天賦的。”

對於孩子的未來,他沒有過度擔憂和刻責。

“我希望兒子將一生的興趣建立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上。

我也會不計較金錢利益。

我願意向那個方向努力,幫他實現願望。”

孩子的內驅力,只能來自熱愛

北大教授鄭也夫説過一句很具有教育意義的話,“厭學是心靈的癌症”

如果一個人對學習感到厭惡,對新的事物不感興趣。

這不是厭學,是消極狀態下的厭世。

可孩子在幼時那種不可抑制的好奇心在哪兒去了?

很可能,是在功利性學習裏被麻木了。

如果學習本就“枯燥”,如何引發興趣?

在孩子的9歲-16歲,是“自我意識”培養的重要階段。

王家衞説,人的一生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

對孩子來説,當然也是。

小男孩辛巴,因為爸爸的工作關係,從3歲開始就跟着父親走南闖北……

去過南極,也深入過亞馬遜雨林。

在爸爸的陪伴下,他見過廣闊的文化,也不得不在叢林裏,克服蚊蟲的叮咬。

旅行,帶給辛巴的,不僅僅是堅強,還有眼界。

不到十歲的他,在鏡頭面前有着很強的表現力,對於環境保護也有着自己的熱情。

讓孩子們在業餘時間儘可能地擴充“眼界”,體驗生活並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

這其中的作用當然是無窮的。

看過了星辰大海,養成了過人的“眼界”和與眾不同的生活追求。

自然便會產生“我是誰?”“我的人生將怎樣?”的追問,對求知也有了巨大的渴望。

真正的教育,並不是“知識”

一個孩子,就是整個家庭系統功能的綜合體現。

父母簡單粗暴對待地對待孩子,也表明了教育者的無力。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裏,有一所被稱為“池塘之底”的學校。

這是一所充滿暴力的監牢。

孩子們打架鬥毆、肆意撒野……然後被教育、被體罰、被謾罵,再惡性循環……

直到一位叫做“馬修”的音樂老師出現。

他發現了這羣所謂的“問題兒童”身上的另一種可能性。

馬修告訴這羣孩子:

你值得享受寬容和善意,你值得被愛、被期待。

他因材施教,讓孩子們寫下夢想。

教孩子重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特別之處。

也重新點燃了孩子們內心希望的星星之火。

《放牛班的春天》裏説:

"我是不會抱怨的,該抱怨的是孩子們。

所有人都説他無藥可救,可其實不是,這是個小可憐,只是需要被人理解罷了。"

所以,當孩子疲憊的時候,最動人的不是“加油”,而是“我可以陪你"。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最需要的不是指責,而是問問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這樣的底氣,能讓他在挫敗之後,有再次投入生活的勇氣。

有時候,可以做一個不太那麼“聽話”的家長。

允許孩子去看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元與遼闊。

見過天地的壯闊,便不會拘泥於眼前的方圓。

品味過人間百態,便不再輕易把眼前的困頓看作永恆的困局。

告訴孩子,生活不一定是家裏的樣子,它可以有很多種可能。

沒有白走的路,所有體驗,終將成為孩子人生中的財富。

—— End ——

作者:任平生。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變成路。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