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寶寶的發育問題都想讓孩子有一個的體魄和優秀的能力,所以越來越多的微信羣中會看到家長們相互討論育兒經驗,然後更多的就是孩子的認知能力,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代表了孩子的先天優勢,是否強大?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對於孩子來説,認知能力非常的關鍵,因為好的認證能力可以讓孩子更快速的成長以及接受身邊的事物,如果能夠更快地接受身邊的事物,就代表了孩子有強大的接受能力,如此循環漸進,也就代表了孩子會更加的優秀,最近網上有這樣一條視頻,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山東的一個家庭裏,一位姥姥為了招待中午來的客人,準備了一袋螞蚱,打算給客人做當地的特色,結果奶奶將螞蚱放在桌上,卻忘了家裏還有一個小搗蛋,結果放在桌子上的螞蚱還沒有來得及下鍋,就被小孫子給放出來了,螞蚱在房子裏面活蹦亂跳,有的甚至已經跑到了屋外。
網友們看了之後紛紛哈哈大笑,評論去評論道:
A:小孫子也太可愛了吧,膽子真大,連螞蚱都不怕。
B:炸好了,肯定是小孫子吃得最香。
C:奶奶看到之後肯定是又氣又笑,對於小孫子肯定是非常無奈的。
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的關係、發展的動力、發展方向以及基本規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注意、思維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有些家長看了概念以後,可能有些懵,接下來學習瞭如何在家庭中培養寶寶認知能力後,相信你就會明白了。
如何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
保證寶寶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在他覺醒時,爸爸媽媽可以面對面地跟他説説話,寶寶有“嗯、啊、哦”的發音時,家長也要及時回應。
當寶寶注視你的臉時,慢慢移動你頭的位置,逐漸引導他追隨你移動的方向。
媽媽可以在距離寶寶耳邊10cm的地方輕輕喊他的名字或者“寶寶”,引導寶寶追聽。
當然上述的追視和追聽,家長也可以換成顏色鮮豔或者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玩具要注意經常更換,避免寶寶因為疲勞而不追。
家長可以在寶寶仰卧位的位置上方20~30cm處懸掛一些小玩具,最好是紅色或者帶有響聲的,寶寶觸碰到玩具時,可以引起他的興趣。看色彩鮮豔的圖畫,可以是貼在牆上的卡通畫報,可以是卡片,也可以是爸爸媽媽衣服上圖案。視線轉移:這個時候可以拿出兩個玩具或者兩個人來逗引寶寶,讓寶寶先注視一個玩具(或人),然後拿出另外一個玩具(或人),鍛鍊寶寶的視線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餵奶時教孩子:哺乳過程中,可以撫摸寶寶的小手,拿着他的小手撫摸你的臉,或者給他哼唱歌曲。
玩玩具:將玩具放在寶寶能夠到的地方,鼓勵他用腳踢、用手抓,剛開始寶寶不知道如何做,家長可以將玩具放到他的手中,弄出聲音,激發他的興趣。當然,如果寶寶能自己做到,家長也要不吝你的誇讚。看人臉、聽人聲:這個時候要注意他對熟人和生人有什麼不同反應。
經常户外活動,豐富寶寶的視聽刺激:爸爸媽媽像導遊一樣,儘可能描述眼睛看到的東西。看圖片和畫報。聽音樂:選擇自然界各種聲音、各種動物叫聲的音樂給寶寶聽。看滾球、追視手電光束:看皮球從一端滾到另一端;晚上打開手電筒照在牆壁上移動,引導寶寶看。練習手抓握,促進手眼協調。陪寶寶玩:在爸爸媽媽面前,寶寶做許多獨自不能做或不敢做的活動。
練習準確抓握將玩具放到遠處,讓寶寶憑藉自己的努力去夠取玩具;還可將玩具放在一個箱子裏,讓寶寶伸手抓取。
學習自己玩:家長先教會怎麼玩,經過一段時間,自己就可以摸索着玩了。
觀察環境:家長讓寶寶看周圍的環境,室內、室外都帶着寶寶看看,可以簡單介紹一些接觸到的物品,比如桌子、鏡子、汽車、花草、數目等。
尋找掉下的東西,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5個月的孩子開始對突然消失的東西產生尋找的慾望,有了看不見的東西並非消失的意識,當玩具或者勺子掉在地上的時候,等等撿起來,讓寶寶先尋找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