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人生的第一道坎叛逆的兩歲,父母如此應對,才是明智之舉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健康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孩子出生時都是可愛的小天使,後來慢慢的沾染了塵世煙火,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脾氣,日後年歲漸長,在孩子2歲時是一個峯值,因此被稱之為“可怕的兩歲”。
何為“可怕”的兩歲
在我國一檔母嬰育兒互動類節目《拜託了媽媽》中或許我們可以找打答案。
主持人李靜説,孩子兩歲時,會莫名的出現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為:比如亂扔東西、愛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吵大鬧,把“不”字掛在嘴邊,還老喜歡和家長對着幹……這其實就是孩子''可怕的兩歲''來了,孩子的叛逆期開始了。
參與嘉賓高曉攀也表示自己家孩子的兩歲確實挺可怕。就好比平時孩子就是不愛吃飯,鍾情於吃零食,大人只有一制止,孩子就會大吵大鬧,這個時候家長就開始擔心孩子會餓着,簡直對孩子沒招。
這個時候,主持人李靜就覺得很疑惑,為什麼孩子在兩歲之前和三歲之後,就沒有這麼磨人,為什麼就是在兩歲這個節點特別“叛逆”呢?
此時,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國家心理督導師武自存指出:孩子進入兩歲或兩歲之後的時候,就會變得有些固執,並且孩子特別容易發脾氣和發怒,有各種的情緒反應,對父母的一些要求總是會堅持地説''不、不、不''。
而導致孩子出現這些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
1、自我意識覺醒時期
當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便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也就是説會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個體。且此時,隨着生活範圍的擴大和探索能力的提高,他們發現自己可以控制的越來越多的東西,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喜歡挑戰大人,喜歡和大人對着幹,這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2、處在秩序敏感期
孩子的執拗敏感可能源於秩序感,因為2歲左右的孩子內心已經有了一定的秩序感,並期待世界按照這種秩序感運行,一旦秩序感遭到挑戰,孩子很可能就會煩惱或情緒失控而發怒。
3、處在物權敏感期
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孩子有了物權的概念,也就是''我的''概念。當父母或者其他人“侵犯”自己“權益”的時候,孩子就會發脾氣。另外,孩子的意識形態發育遠遠超過身體發育,具體體現在孩子很想做一件事但是身體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因為挫敗感而情緒失控。
4、家庭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在兩歲這個階段,往往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產生不良情緒,而這種不良情緒的產生有時候來源於父母。比如父母愛吵架,吵架後就把不良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無形之中也會影響孩子。
總而言之,兩歲左右的孩子正是與外部世界建立認知,情感、觀察和社交的關鍵時期,因此才會有那麼大的情感破洞,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確這一點,切不可認為孩子是耍性子而採取以暴制暴的措施。
面對“可怕的兩歲”,父母該當如何
針對''可怕的兩歲'',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國家心理督導師武自存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和觀點:
1、控制情緒
在這個時期,父母應該説起自己的脾氣和情緒,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應對。
因為這是孩子成長曆程中的必經階段,如果父母不能理解甚至是橫加指責孩子的“叛逆”行為,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
試想,如果孩子每次吵鬧時,父母都是惡聲惡氣嚴厲斥責,這樣很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另外2歲點的孩子,最擅長的事兒就是模仿,因此父母的這幅“包租婆”的模樣很容易讓孩子學了去。
2、陪伴孩子
我們常説,愛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陪伴是對孩子愛的最深情告白。
特別是在孩子兩歲的關鍵節點,真是自我意識以及其它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如果此時缺乏父母的陪伴,很不利於孩子的正確意識形成。另外家長在一旁還可以引導孩子,讓孩子正確的認識自我,認識事情,認識世界。
3、提升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孩子的情緒、脾性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
然而父母應該知道只有孩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能不會在生活面前輕易低頭。所以,父母對於提升孩子的情緒管控力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
生活中,父母可以從細節處考驗、磨鍊孩子的意志,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營造良好氛圍,這樣才不會讓孩子一直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之中。
美國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在《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指出:''可怕的兩歲''是一個孩子容易出現逆反卻又十分重要的過渡時期,能夠平穩順利地度過是父母的願望,畢竟好性格是從可怕的兩歲培養起來的,日後良好的育兒效果也是從這時樹立起來的。所以父母要緊緊抓住孩子的兩歲,才能抓住孩子兩歲以後的事。(J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