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社區舉辦親子運動會。
場上一個小男孩因為輸了跑步接力賽,沒拿到獎品,忍不住哭了起來,引來了很多家長和孩子的圍觀。
炎炎夏日,小男孩的爸爸沒有着急冒火,指責孩子不夠堅強,反而蹲下來給孩子擦眼淚,並抱住孩子説:“爸爸知道你難受,爸爸小時候跑不贏別人也會哭。爸爸知道你哭,是因為想變得更加強壯,爸爸陪你一起努力鍛鍊,好嗎?”
爸爸的安撫讓孩子很快平靜下來,重新投入到其他比賽中。
最近幾年,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出現了“慈父嚴母”的模式,也就是爸爸温柔,媽媽嚴厲,這種模式跟傳統的“嚴父慈母”模式相反,因此也引發了很多討論,評價哪種教育方式對孩子更好。
其實,兩種模式真的沒必要非得分出來哪個更好,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同事老蘇常常抱怨兒子一年到頭,從不主動給家裏打電話。
偶爾回家,兒子也只對老伴有笑臉。面對老父親,兒子只剩一臉冷漠。
其實,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老蘇父子關係如此僵硬,是因為他“嚴厲”的教育模式導致。
老蘇中年得子,如獲至寶。然而,他雖然心裏疼孩子,但卻認為“嚴父出孝子”,因此對孩子一直很嚴厲,生怕丟了威信。
孩子考了好成績,他嚴厲告誡:別得意,比你強的人多着呢
孩子在學校犯錯,他嚴厲批評:下次敢這樣,我打斷你的腿!
正是這樣的“嚴厲”,讓老蘇與兒子漸行漸遠,兒子成年後,父子兩依然沒有和解。
其實,老蘇只是千千萬萬“中國式嚴父”中的一員,
他們不懂情感交流和價值引導,動不動就吹鬍子瞪眼,期待用強權和冷漠壓制孩子。
這樣的爸爸,不是不愛孩子,而是沒有用對方法。
關於爸爸這個角色,《忙碌爸爸也是好爸爸》一書中提到:“爸爸是一座山,山是充滿力量感的,温暖的,堅強的!”
李玫瑾教授也強調過:“爸爸一定要‘慈’,因為爸爸是有力量的,爸爸慈愛,孩子才有安全感。”
做一個慈父,是送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他會懂得:
爸爸的格局很大。很多事兒,爸爸都經歷過,爸爸願意陪孩子解決成長中的難題。
爸爸能控制自己的力量。爸爸是有力量的,但從不濫用。
“慈”父,給女兒自愛的底氣知乎上有個高關注的問題:有一個嚴厲、苛刻的爸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多匿名“女兒”寫下了自己的心聲,字裏行間透露着心酸與無奈。
有人説,從小爸爸就特別嚴肅和冷漠,大到誠實守信,小到隨手關門關燈丟垃圾都要遵守規則。這讓我從小就不滿和反抗,長大後不願意跟他相處太多。
還有人説,只要發生矛盾,爸爸就把我罵得一文不值,好像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浪費。很多年過去了,雖然我早已名校畢業、工作很好,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但我內心創傷嚴重,對世界沒有安全感,非常痛苦。
爸爸強勢而蠻橫,女孩的性格容易自卑或者叛逆。因為感受不到爸爸的愛,而變得自卑,喜歡討好別人。
因為爸爸的不理解,逐漸變得叛逆,用各種方式反抗爸爸。
所以,家有女兒,爸爸要“慈”。被爸爸狠狠疼愛的女孩,會更加自重自強自愛。
“嚴”母,養出自強的孩子貴州衞視曾播出一個真實的故事。
因為媽媽的過度溺愛,35歲女兒吳桂英為了逃避幹活,竟假裝癱瘓20年。
從小,媽媽對吳桂英寵溺到了極點,雖然家裏貧困,但幾乎“有求必應”,不僅梳頭、穿衣等日常小事需要媽媽幫忙,連吃飯都要媽媽一口一口喂到嘴裏。
15歲起,吳桂英開始假裝癱瘓躺在牀上,雖然醫生都説孩子的身體沒問題,但媽媽依然縱然她,而且對她照顧得更加精細。
這樣一躺就是20年,由於多年卧牀,吳桂英患上了“癔症”,真的起不來了。
其實縱觀吳桂英這35年來的人生,她本可以像一名正常的女孩一樣結婚生子,享受生活的樂趣。然而媽媽沒有原則的“慈愛”,縱容她成為了一個懶惰成性的人。
李玫瑾教授強調:“作為媽媽,要乾脆果斷。”
媽媽可以温柔,但一定要有原則。就像簡妮爾·森在《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倡的——温和而堅定。
“嚴母慈父”,是一種角色的分配。
“嚴”,並非冷漠嚴苛、打罵孩子,而是指態度堅定,堅持原則。
“慈“,並非沒有原則的溺愛,而是表達真實的温暖的情感。
爸爸慈愛,給孩子愛的底氣,媽媽堅定,教會孩子尺度和規矩。父母各司其事,才能讓孩子在有愛有規則的教育中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