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一些報道上看到,有的孩子非常“熊”,家長也感到無可奈何。每到這個時候,就有評論説是家長沒有將孩子給教好,同時還會列舉出各種與“熊孩子”相關的例子。
作為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相信也是非常焦慮的,不明白都是在養育孩子,為何別人家的孩子會很聽話,自己的孩子卻顯得很不懂事。
劉先生(化名)就有這樣的苦惱,對家裏10歲的兒子打也打了,罵也罵了,但還是見不到效果,調皮的兒子彷彿天生來跟父母作對似的,有逃學、打架的行為。不願意讓孩子長大後走上彎路的夫妻二人,經過商量後決定讓妻子辭職,專門在家裏看着兒子。平時也會到學校“突擊”,確保兒子沒有逃課,或者是又跟人混在一起打架。但是,他們並不清楚這樣看守是否有效,內心很想要找到適合的方法。因此經過了一番思索之後,劉先生將問題拋出來,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建議。
每一位明智的家長,均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棟樑之才,而乖巧懂事的孩子,也會得到大人們的喜愛。俗話説“三歲看到老”,儘管不是絕對的道理,但也表明從小培養孩子很重要,家長要做到如下幾點:
1、父母的言行舉止妥當
很多人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一點兒也不假。當孩子還沒有被送入幼托班的時候,身邊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日常相處的一舉一動均有可能被孩子模仿。
因此,當父母的素質得到了提升,孩子會從中學習到更多的優點,從而對自身的行為舉止有所規範。而一旦父母做事沒有章則,孩子有樣學樣的情況下,走錯路的可能性會增大。
2、教育孩子會尊重他人
尊重是相互的,當一個人對他人不尊重的時候,時間一久也不會再被人尊重,即便面子上過得去,內心也會產生排斥。家長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不要帶着有色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尤其是一些溺愛孩子的長輩們,往往對孩子的行為會用“還小、不懂事”等言語來推卸問題,從不好好反思,對孩子沒好處。教會孩子對人尊重,才有機會教導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3、擁有自己的底線
當一個人沒有底線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做出超出規則以外的舉動。如果是用在正途上,一切都合理合法,比如搞科學研究等等,自然是值得提倡的。
但是,有些劍走偏鋒的人會做出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將規矩拋擲腦後,造成惡劣的影響。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家長要懂得為孩子建立底線,以免長大後有違法行為。
4、學會與孩子交流
有些父母在家裏屬於“一言堂”,看起來事無鉅細為孩子打算,但從未走入到孩子的內心深處,導致雙方之間的交流帶着隔閡感,無法做到真正平等。
而在不瞭解孩子的時候強行管教,有很大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想要糾正錯誤的想法或者是行為,受到的阻礙力度會很強。因此,家長要嘗試跟孩子做朋友,這樣教育會有説服力。
5、不能“以暴制暴”
類如文中提到的劉先生,他們家裏採取的就是“棍棒教育”,一言不合便是非打即罵,這樣只會得到更差勁的效果,讓不懂事的孩子更加厭惡與家人相處。
“以暴制暴”這一舉動不適合用在家庭教育當中,地發脾氣,嚇唬孩子不能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試着與孩子講道理,採取温和的方式,讓孩子能聽得進去。
教養孩子是一件看起來簡單,實際操作卻很困難的事情,可能一個不小心就會讓孩子的人生出現很大的變化。作為家長要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有學問、有講究,懂得循序漸進,避免過於急躁。
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並非是好事,但有的孩子“不聽話”,則是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要懂得區分不同之處。另外,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培養聽話、懂事的孩子,不是生產一模一樣的商品,各種差異都要考量到位。千萬不要看到其他人的孩子很出色,就不考慮實際情況要求孩子也必須保持同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