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幸得了脊椎結核,慶幸的是,在廣州市胸科醫院外三科,醫生給孩子清除病變組織、植入其母親身上取下的約4釐米髂骨,避免了孩子高位截癱的危險。4歲的女兒菲菲(化名)術後康復良好,住院不到兩週時間就出院了,一直在牀邊陪伴的90後媽媽小羽(化名),回想帶孩子輾轉求醫的經歷,止不住兩眼淚水。近日,廣州市胸科醫院微信公眾號分享了“90後媽媽取骨救女”的案例。
2021年7月,小羽發現孩子“走路時有一隻腳跛”。兩個多月後,菲菲走路跛腳越發嚴重了,敏感的父母帶孩子到醫院做了全身檢查,MR提示椎體膿腫,考慮有脊椎結核可能。醫生推薦到廣州市胸科醫院醫院外三科(骨科)進一步診治。
“通過我們進一步檢查,發現孩子的肺結核病灶已從肺部播散到了胸椎處,導致椎體結構遭到破壞,造成椎體塌陷、胸椎後凸畸形,脊髓受壓迫,必須採取病灶清除植骨手術搶救脊髓,否則孩子會有高位截癱的危險,手術刻不容緩。”
廣州市胸科醫院醫院的張強主任把手術風險和治療方案詳細告訴小羽,給小孩做這樣的植骨手術,需要從父母身上取一塊新鮮的骨頭,植入小孩受損的椎體,才能保證手術的成功。
手術當天張強主任團隊從小羽右側髂骨處取出一塊約4釐米大小的髂骨,根據孩子椎體缺損的大小和形態進行修整,同時清除壓迫孩子脊髓的病變組織,把修整好的母體骨植進孩子椎體,為確保植骨不會移位,並進行內固定,給它創造一個穩定的癒合環境。經過醫護人員3個多小時的通力配合,手術順利完成。
都説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對於骨結核患者而言,術後的早期康復和功能鍛鍊尤其重要。骨科專科護士每天專業指導患兒和患兒媽媽功能鍛鍊,包括軸線翻身、直腿抬高運動、踝泵運動,防治併發症的發生,督促患兒和家屬每日正確按時服藥,指導小羽給孩子正確佩戴支具和營養支持等。
“醫院對孩子的護理照顧,讓我感覺無微不至!護長來查房,告訴我們術後該怎麼照顧寶寶,護士姐姐們也特別貼心,每隔一兩個小時就過來看一下寶寶康復情況,幫孩子做腿部運動。”小羽説。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康復,小羽的傷口癒合良好,閨女的下肢活動功能逐步恢復,很快孩子就能下牀了,扶着牀欄慢慢行走。不到半個月,母女倆就康復出院了。
“整個治療過程中,我一直陪伴着她,孩子的樂觀、堅強也感染着我!”現在,小羽母女還每個月回院找張主任複查,孩子術後繼續鞏固抗結核治療。張強主任表示,經過一定時間的鞏固治療,隨着孩子病情持續好轉並趨穩定,可逐步停用抗結核藥物。
文/本報記者 戴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