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對柿子都不陌生,記得小時候,每年柿子成熟的時候,一顆顆柿子就好像大紅燈籠一樣高掛在樹上面,靜靜的等待着人們去摘它們。柿子下樹以後,一般會有這兩種待遇,第一是直接曬成柿餅的形式,方便攜帶,現在一些地方已經對柿子可以進行規模化加工了,另一種是直接存放起來,等待柿子自然變軟,等軟了以後,柿子的整個味道也十分的好吃。在民間有一種説法是,“一個柿子十副藥”,意思是説,一個柿子可以抵得上十副中藥的作用,但很明顯這是一種誇張的手法,正常生活中,不可能會達到這麼大的功效。
在我國很早以前就有“食療”、“草療”的診病方法,最著名的就是通過枸杞來提高男性的雄性激素分泌,通過艾草來治療腿疼,抵禦風寒等疾病。據科學研究發現,柿子當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夠有效的改善人體的各項機能,尤其因為柿子當中含有碘元素,能夠很好的治療大脖子病,所以在以前的社會中,哪家有柿子樹,一般都很少出現這個病症的,現在隨着碘鹽的出現,柿子起的功效也沒有那麼大了。除此之外,柿子還有非常強的通便解酒的功能,能夠很快的改善人們的身體狀況。
當然了,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的,柿子食用不恰當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柿子最好不要和海鮮類食物共同食用,這樣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副作用。空着肚子吃柿子,很有可能帶來結石等問題,所以一定要在吃了東西的前提下,食用柿子。“一個柿子十副藥”,它所強調的只是柿子的作用大,而並不是説柿子是萬能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一種東西可以解決所有的病症,要學會辯證的分析處理問題。老農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你如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