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對於女性來説,“媽媽”無疑是這世界上最親切的一句話,不分國界不分膚色也不分貧窮,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説,媽媽一直都是信任和愛的代表。
可隨着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似乎不太喜歡用“媽媽”這個稱呼,反而改口成了一個簡單的字“媽”,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改變足以讓媽媽失落半天,不禁反問自己:為什麼孩子不再喜歡媽媽這個詞了呢?
為啥孩子不叫媽媽,改口叫媽了?過來人的回答,讓人心酸
同事李姐有一個13歲的兒子磊磊,平日裏説到兒子她總是掩蓋不住心中的喜悦,逢人就誇自家兒子優秀,滿滿的自豪感。可最近一提到磊磊李姐總是愁眉苦臉的。
這一問才知道因為孩子對自己的稱呼變了,愛子心切的李姐甚至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惹到了兒子,讓這個原本喊着自己“媽媽”的小大人,一下子改口稱自己叫媽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樣是在在放學回家後,放在以前孩子都是説“媽媽,我回來了”,可現在卻變成了“媽我回來了”,讓人一下子就感覺生分了不少。
除此之外李姐還發現,以前兒子特別愛和自己聊天、講學校發生的事情,現在回家之後隻字不提,甚至還會關上自己的房門不讓家長打擾。
即使是當媽媽主動問及學校的事情時,孩子還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遇到什麼困難也不會再主動找媽媽幫忙。
李姐一直想不通孩子為什麼會突然間變成這樣,難道他們真的厭煩了自己嗎?不再依靠自己了嗎?
你家娃啥時候從“媽媽”改口叫“媽”的?別看一字之差,意義有大不同
事實上,很多媽媽都是頗有感觸,好似孩子一夜之間就變了,從之前的“媽媽”改口叫成了“媽”,雖然都是一樣的稱呼,但是少了那麼一個字總感覺怪怪的,總覺得心理不舒服。
其實,這一字之差有着不平凡的意義所在,也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變化,也預示着孩子正在真正地向獨立個體發展。
【變化一】:孩子長大了已經具備“獨立意識”
要知道,孩子在小時候凡事都是需要依靠父母,比如在生活中常聽到這樣的話:
媽媽,我的衣服在那裏、媽媽,我餓了、媽媽,幫我穿鞋子……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他們都需要媽媽來幫忙,媽媽就像一個貼身小助手一樣,時時刻刻照顧着孩子的生活起居。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不再依靠媽媽,他們會更習慣於去自己解決事情:
餓了的時候他們會自己去找吃的,會去衣櫃裏找自己的衣服,會自己梳洗穿衣,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需要媽媽來幫忙。
從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我們就會發現,孩子正在慢慢地長大,他們已經具備“獨立意識”,不僅可以更好地照顧好自己,還能夠獨立地克服困難。
所以,當孩子對媽媽的稱呼發生改變時媽媽不必緊張,他們只是開啓了獨立自主生活的狀態。
【變化二】:孩子成熟了需要自己的“隱私空間”
回想起孩子第一聲媽媽的時候,作為一個母親都會格外激動,哪個孩子內心還沒有幾個小秘密,從他們稱呼改變的那一刻開始,孩子的內心也在發生極大變化。
那時候的他們受了委屈第一時間會告訴媽媽,可現在他們不會了,他們變成熟了,需要一定的隱私空間,相對於父母他們更喜歡把一些事寫在日記本里,媽媽再也不是那個她可以隨隨便便傾訴的對象。
【變化三】:孩子和父母產生隔閡,關係發生了轉變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發生叛逆行為,那麼對於父母來説往往是進行批評教育,於是在一次次的爭吵中產生了矛盾,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就會慢慢地轉變,因為他們總覺得父母管控着自己,甚至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和媽媽之間就會產生隔閡,那麼孩子就會通過改變稱呼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情緒的不滿。
如果真的是這種原因造成,媽媽恐怕應該反省一下自我,是否對孩子要求得過於嚴格,是否沒有和孩子好好的進行溝通,這些都是引發孩子改變稱呼的關鍵所在。
【變化四】:孩子覺得媽媽這個稱呼太過於“可愛”
小時候我們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經常會用疊詞,比如媽媽抱抱、寶寶吃飯飯、寶寶睡覺覺等,這樣的説話方式非常“可愛”,也非常利於孩子初步學習語言。
可是,當孩子長大之後,他們發現周邊的同學、朋友都不再用這樣的語氣來稱呼父母,他們也覺得這樣説話太過於幼稚,於是就改變了稱呼的方式,改叫為“媽”,這樣聽起來感覺更舒服一些。
面對孩子稱呼上的細微變化,媽媽應該如何從容面對?
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媽媽總是會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變化,當你發現孩子對你的稱呼發生轉變時不要焦慮,先去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然後讓自己和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面對不同情況針對性的去做出處理。
【方式一】:適當地放手讓孩子能夠獨擋一面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不過因為小時候能力有限才不得不依賴媽媽,現在的他們長大了家長也應該適當的放手,該讓他們面對的困難讓他們獨自去面對,這樣才有利於他們以後更好的立足於社會。
【方式二】:給予孩子足夠的私密空間
不要妄想着去偷看孩子的日記、QQ聊天記錄等等,那些他們不願意告訴你的話,就讓他們留在心裏成為自己的小秘密。
當然,做父母的也不能置之不理,要時刻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聊天,避免孩子內心有大波動時能夠及早地進行疏通引導,時刻保持敏鋭的觀察力。
【方式三】:青春期孩子更應該學會傾聽
青春期孩子在父母長期的壓迫之下變得極度叛逆,父母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事情,瞭解他們青春期內心發展動態,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進行批評教育,這樣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
媽媽不妨先冷靜下來,聽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更有利於維護親子之間的關係,讓父母成為孩子永遠的依靠。
育兒寄語:還記得你家娃是何時改口喊你“媽”的嗎?你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給我們留言!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