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家裏停電熱壞萌娃,奶奶給孫子安排得明明白白,網友神仙待遇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健康

有一種餓,是奶奶覺得你餓;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還有一種熱,是真的熱啊!
執筆:歐陽比文
夏季酷暑難耐,尤其是家有小寶寶的,更加不耐熱,會變得煩躁不安,還會生痱子。爸媽會打開空調、風扇來幫孩子納涼。
記憶中小時候夏天的午後,姥爺總是拿着一把扇子幫忙扇風,多少年過去了,姥爺早已不在,但他對外孫女的愛,卻深深地紮在了我的心裏。
大夏天最難過的事情莫過於停水停電了,渾身油膩膩、黏糊糊的,很不清爽。但遇到電路檢修或故障,難免會遭遇此尷尬。
對於大人來説忍耐性尚可,對於小寶寶來説可就不行了。這户人家也是遭遇了停電,而且什麼時候來電也説不好。
平時家裏空調開着,孩子很是愜意,如今突然斷電,萌娃熱得受不了。奶奶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她急中生智想了一招,輕鬆解決了這個問題。
奶奶一邊將冰箱的冷凍層打開,將冷氣釋放出來;一邊就近給孫子安排了“納涼專座”。小孫子倚在牆上很享受的樣子,沒一會兒就睡着了。
這邊奶奶看到孩子睡了,趕緊將其抱起來放回到牀上去,至於冰箱裏的食物嘛,化了就當晚餐了,為了我孫,什麼凍帶魚之類的,完全可以犧牲。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給這位奶奶豎起了大拇指,“神仙待遇,求奶奶安排!”“一副大爺的樣子,真的很羨慕”。
提醒:這招畢竟是“兵行險着”,為暫時應急的無奈之舉,畢竟冰箱裏的冷氣和空調是不一樣的,冰涼一下還成,想要冰涼一夏,還是得想其他辦法才好。
分析:如何做到對孩子“知冷知熱”?
很多家長喜歡摸孩子的小手小腳,以此來判斷孩子是冷了還是熱了,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
著名兒科醫師張思萊解釋:對於嬰幼兒來説,尤其是未滿1歲的寶寶,其四肢含有的血量是少於內臟的,因此通往四肢末端的血管會對温度更加敏感。
當遇到冷空氣時就會收縮,因四肢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孩子手腳發涼,但不能全由此就判斷孩子的熱冷情況。
正確的判斷方式是摸孩子的頸背部,如果孩子頸背部乾燥温暖,説明冷熱適宜;如果這兩個部位出汗了,説明穿多了,反之如果偏涼,則是冷了,要添衣蓋被。
夏季如何幫寶寶防暑降温?
①及時補充水分
觀察寶寶的小便,如果比平時量少,且顏色較深,就要注意給娃補充水分了。
6個月前的寶寶補水水分以母乳或牛奶為主,額外補水大體在30~50ml之間,根據具體情況調節。
夏季在寶寶出汗後,可採取少量多次補水原則,室內1~2小時喂一次水,室外30到1小時喂水。
②出門做好防曬工作
小寶寶皮膚髮育尚不健全,而户外活動時間又比成年人多,因此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家長可選擇在上午8點到9點間,下午4點到6點帶孩子進行户外活動,戴好遮陽帽,做好防護工作。
③開空調別忘開窗通風
家裏開空調温度以保持在25~30℃為宜,要經常通風換氣,不能讓空調直吹寶寶,避免孩子着涼。洗澡時水温也不要過燙,夏天在37℃—38℃即可。
互動話題:你家寶寶平時是個“怕冷”寶寶,還是“怕熱”寶寶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