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達標”了嗎?看這四張圖就懂了
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內卷”讓人們越來越焦慮,學習內卷、職場內卷、教育內卷......甚至連孩子的身高,也開始內卷。
帶着孩子出門,和別人家的孩子一對比,總感覺自家孩子矮了些,難道是得了矮小症?營養沒跟上?要不要去打“增高針”?別急別急,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就心中有數啦。
感覺個子矮就是矮小症嗎?
矮小症在過去是非常容易被家長忽視的疾病,老一輩認為孩子一直比同齡人矮可能是“晚長”,再過幾年就好了,“二十三還能竄一竄”。
但這種做法往往會使矮小症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期,等骨骺基本閉合,長骨不再生長,這時再採取注射生長激素、提高營養、加強運動等做法,都已經於事無補了。
矮小症是一種生長髮育障礙性疾病,指兒童在相似生活環境下,其身高低於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2個標準差。
寶爸寶媽們可根據首都兒科研究所發佈的《中國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的標準化生長曲線》進行比對↓
(圖源:首都兒科研究所)
如果孩子的身高發育在-2SD 和 +2SD 之間,且每年的生長速度能達到:
- 2~4 歲:每年身高增長至少 5.5 cm;
- 4~6 歲:每年身高增長至少 5.0 cm;
- 6歲~青春期:男孩每年身高增長至少 4 cm,女孩至少 4.5 cm
則孩子的發育情況是正常的,如果達不到,建議儘早帶孩子去醫院內分泌科就診檢查。
想讓孩子長高高,可以這樣做
雖然説身高這件事,“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父母雙方的遺傳因素對孩子的身高可以達到70%的影響,有一種粗略的孩子遺傳未來身高計算方法,可以簡單計算一下孩子未來可能的身高:
男孩遺傳未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
女孩遺傳未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
從計算公式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身高增長有約12cm左右的浮動,也就是説,遺傳因素之外的“三分打拼”同樣重要。
睡眠充足
孩子睡眠質量與睡眠時間是生長髮育的關鍵。大量研究表明,睡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一旦無法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與睡眠質量, 各類生長激素的分泌將會受到影響, 從而會影響孩子的體格發育。
美國兒科學會(AAP)及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推薦的不同年齡段每日睡眠時長為:
(圖源:自己做噠)
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對於寶寶的成長髮育至關重要,不均衡的飲食可能導致孩子不可逆轉的生長和認知發育遲緩,降低學習能力,影響智力開發。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處於0~6月齡的嬰兒其主要膳食來源最佳為母乳,7~24月齡嬰幼兒的主要營養來源仍然是母乳,但純母乳餵養可能會導致生長髮育緩慢或缺鐵性貧血等營養缺乏性疾病,可逐步添加營養均衡豐富的輔食。
適量運動
沒錯,運動是可以幫助長高的。在保證營養均衡充足的前提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加速礦物質在骨內的沉積。
研究結果表明,幼兒時期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幼兒大腦的發育,培養幼兒優良的心理品質,發展幼兒社會化水平,甚至對於特殊孩子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即使孩子已經得了矮小症,也不要太擔心,目前臨牀上主要是用重組人生長激素,來針對一些矮小疾病的治療,配合營養、睡眠、運動等方面,是可以較好地改善矮小症症狀的。
成年了的大朋友還能長高高嗎?
正在過兒童節的小朋友們通過以上方式,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長髮育水平,已經成年了的“過期小朋友”,對自己的身高也很不滿意,還有希望再竄一竄嗎?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骨骺有沒有閉合。有的人成年後換個環境又長了幾釐米,很可能是他的骨骺還沒有閉合,換個環境改善了他的睡眠、營養、運動等各方面,於是下肢很給力地又“竄”高了些。
所以成年並不是長高的決定性因素,骨骺才是。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骨骺有沒有閉合呢?很簡單,去醫院拍個片就一目瞭然了。
(左為未閉合,右為已閉合/圖源網絡,侵刪)
如果骨骺已經閉合了,就不要想着為了增高而去打個激素、吃個藥、跑個步、跳個高、斷個骨(而且斷骨增高手術風險非常大,我國衞生部規定:肢體延長術是一項骨科臨牀治療技術,適應症為先天畸形、外傷、腫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損或肢體不等長,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體畸形,嚴禁用於美容項目)......
春雨君殘忍地告訴你,那都是徒勞的。雖然外形很重要,但內在品質同樣重要,人格魅力同樣可以讓人閃閃發光,或者換句話安慰自己説:濃縮的都是精華啊!
(個子矮怎麼啦,撿錢速度更快!/圖源網絡,侵刪)
本期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1]李輝,季成葉,宗心南,等. 中國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的標準化生長曲線[J]. 中華兒科雜誌,2009,47(7):487-492. DOI:10.3760/cma.j.issn.0578-1310.2009.07.003.
[2]黎海芪,毛萌.科學評估兒童體格生長與發育[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9,34(10):810-814.
[3]趙榮傑.關於生長髮育方面所發現問題的探討及治療策略[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0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