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7歲男孩花100元只買了2袋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健康

有一個現象很奇怪,現在很多孩子都沒有金錢意識,對錢還沒有概念。
平常很喜歡給孩子報輔導班的家長,只重視智商或情商的培養,避諱和孩子談錢,害怕金錢過早“玷污”了孩子純真的靈魂,殊不知財商教育也不可缺少。
讓孩子知道錢是什麼,錢是用來幹什麼的,才能控制他們的慾望,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金錢觀,這其實很重要。
然而下面就有一個案例告訴我們,孩子的金錢教育不能少。
7歲男孩花100元只買了2袋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馬女士的兒子軒軒今年7歲,今年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
馬女士想着學校已經給他上過數學課了,應該對小數目的加減法有了一定的瞭解。
就經常會拜託他幫忙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每次都給孩子10到20元左右的金額,而軒軒每次都能夠認真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
有的時候軒軒買東西回來後還剩下的零錢,媽媽就會當做給他的獎勵,讓孩子把錢存進他的存錢罐裏。
可即使是這麼聽話的軒軒,有的時候也會做出一些錯事。
有一次,馬女士發現家裏的鹽沒有了。忙着做菜的她只好叫軒軒下樓去商店幫他買兩包鹽回來囤着。
本來想按原來的形式,給軒軒一張20塊錢,實在找不到面額小的零錢,所以媽媽女士只好把一張大額的100元交給了孩子。
可沒想到等軒軒回來之後,來到廚房,交給媽媽兩包鹽,並沒有把商店的找零一起帶回來。
媽媽問兒子:
“你花了100塊錢只買了兩包鹽?”
兒子支支吾吾地説:
“商店説這一包鹽就要50元。”
馬女士一聽兒子這麼説,心裏暗自認為肯定是收銀員坑了自己兒子,否則一包鹽怎麼可能賣到100元呢?這個發現讓她十分生氣,她把火一關,直接帶着兒子下樓去找商店的收銀員理論。
寶媽懷疑兒子被坑,找上門不滿質問:
“我兒子説他在你這買一袋鹽花了100元,你們店至於這樣欺負孩子不懂事,坑錢啊!”
收銀員一看馬女士這氣勢洶洶的樣子,還看到了剛剛來買鹽的小孩,心裏十分納悶,明明自己給孩子找了錢的。
看到馬女士正必須給個説法的模樣,他還是貼心地調取了監控:
“你看監控吧!”
馬女士看了監控之後才發現,收銀員真的給兒子找了錢,可為什麼剩下的零錢會不翼而飛呢?
再往裏試着再三追問之下,兒子才告訴她,因為自己第一次拿到這麼多的零錢,心裏起了貪念,把剩下的零錢全都放進了自己的小存錢罐裏了。
最後馬女士只好帶着軒軒給收銀員道歉,説是自己誤會了,回家之後她好好地教育了一番軒軒,
這也讓她反思,自己對孩子的金錢教育是不是沒有跟上?
英國有位心理學家對1000名不同階層家庭的、3~8歲兒童進行了詢問調查,問他們錢從哪裏來?
有65%孩子表示錢從爸媽口袋裏來;有約30%孩子表示錢從銀行裏來;
僅有不到5%的兒童會説,錢是工作換來的。
可見大部分孩子並不知道錢的真正來源,而這卻是教育孩子花錢有度、珍惜錢財的前提。
家長如何給孩子進行正確的金錢教育呢?
1、讓孩子瞭解金錢數額的概念
在當今社會,由於大部分人都習慣了手機支付,所以對一些孩子來説,錢只是手機上的數字而已。他們並不明白100元和1萬元的差距,在他們眼裏或許只是多出兩個零的區別。
這才導致了網上經常出現孩子花費鉅額充值遊戲,或者打賞主播十幾萬的新聞,
所以父母有必要讓孩子瞭解金錢數額的概念,防止他們在花錢的時候,因為對錢沒有概念而花費鉅額金錢。
2、告訴孩子“錢從哪裏來”
米粒4歲剛那年,爸爸經常加班很晚,米粒就常常質問:
“為什麼爸爸總是這麼晚回來呀?”
我告訴他,爸爸要工作,要賺錢。賺了錢,可以給寶寶買好玩的玩具呀,他有些似懂非懂。
等到米粒下次入園,交學費時,我就有意帶着他一起去,並告訴他:
“這些錢交給園長,幼兒園的老師就有了工資,老師家裏的小朋友也就可以有更多玩具玩了。”
從而讓他知道,必須交了錢才能上幼兒園,同時,還告訴他這些錢是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得來的,工作才能有錢花。
如果不進行金錢觀教育,而是一味滿足要求,長此以往,在孩子眼中,錢便會是源源不斷的,好像只要自己需要,父母就能輕易如同變戲法一樣拿出錢來,不給買便又哭又鬧……
3、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差別
米粒在幼兒園見別的小朋友買了新玩具,對我説也想擁有一件。我便與他商議用他“帳户”裏的錢,來到商場從琳琅滿目的玩具中,他一眼就看見那件。
我付款後,可他卻遲遲邁不開步子,原來,除了這件,孩子還有非常多想要的玩具。
我告訴他,你的卡里只有100元了,你自己選擇吧。孩子就又拿了旁邊的小汽車,價格是60元,又看了看旁邊一根有趣的跳繩,只要18元。
我提醒他,最近幼兒園是要搞跳繩比賽吧?米粒當即就下了決定:“
我就買這個繩子,小汽車好貴,留着下次買好了。”
像上文中的軒軒,沒有把媽媽給自己的錢當作是父母的辛苦錢,隨意納入自己的存錢罐,還撒謊騙媽媽是收銀員多收了錢,這就説明家長平時沒有好好告訴孩子正確的金錢觀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假設孩子在童年時代,就瞭解怎麼樣去明智消費和節制自己的購買慾,未來就更可能成為一個更有耐性更有計劃性的人,花錢方面如此,其他方面也是這樣。
可是,提到金錢觀,或許很多媽媽覺得那些抽象的理財概念和理論對寶寶不知道該怎麼説起,其實,對於寶寶財商的培養不是太多的深刻道理,
利用生活中的日常細節就能輕鬆搞定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利用一些繪本,讓孩子從裏面瞭解到自己哪些好的方面需要繼續保持,哪些不好的方面需要改正。因為繪本里的主人公,和孩子同一個視角里看問題,孩子就會和榜樣們“統一戰線”。
為什麼要推薦繪本呢?
因為孩子對圖像信息比文字要更敏感,而且孩子在看繪本的時候也會有代入感,把自己帶入到繪本的角色當中,這也是為什麼孩子看動畫片看繪本學東西學的快的原因。
我就給米粒買了一套
《少兒財商繪本》,
他看得很認真,對待金錢的態度也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總在超市吵着要買的東西,現在都會思考一下,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買,這也是他進步很大的一個地方。
裏面開篇就有人物介紹,都是和我們孩子差不多年齡段的小主角,這讓寶寶的代入感更強,米粒還在裏面懂得了購物狂的定義,還笑我:媽媽你就是個購物狂!
一共有
8冊
,分別是:
《錢不是萬能的》、《錢從哪裏來》、《錢是好的,也是壞的》、《爸媽的錢不是無償的》、《要當金錢的小主人》、《不要當「負翁」》、《錢生錢的好主意》、《中國錢和外國錢的區別》,
可以説是非常全面了。
故事內容新穎又有趣,它告訴
小孩子要養成理性消費的好習慣
,提前規劃好需要的物品,看到優惠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行。
錢真的有那麼多魔力嗎?它買得來富足的生活,但是買不來家人的健康;買不來友情,但能在朋友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
還告訴孩子錢不是萬能的,買不來爸爸媽媽的陪伴,也買不到真正的友情,爸媽的錢不是源源不斷的,生活不容易,孩子一定要珍惜爸媽的勞動成果。
我覺得這套繪本還是很不錯的,擺脱了傳統的“説教模式”和長篇大論的“案例分析”,而是把一個個看似深奧的金錢理論,
用簡單又自然的繪本圖畫故事灌輸給孩子
而且這套少兒財商繪本不過是
52元
還有配套的音頻,解決了上班族父母上了一天班以後,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核算下來一本也才
6塊5,
不過是上班族們一頓早餐的錢,卻能給孩子傳遞了正確的金錢觀,理財的概念,帶給孩子獨立的人格,爸爸媽媽何樂而不為呢?
需要的朋友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可以直接查看購買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