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州市防控指揮部發布預防“冠狀病毒肺炎”給全體市民十條建議,其中提到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適量飲酒。”近日杭州市防控指揮部也在給全體市民發佈的十條建議中同樣顯示,“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可適量飲酒”。
條例一發布,很多人都起了疑惑,都説飲酒傷身,怎麼這次冠狀病毒侵襲,飲酒居然還能預防呢?飲酒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到底能不能預防冠狀病毒,我們今天就來談論一二。
1
酒的成分及代謝
俗話説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所以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酒。酒的主要化學成分為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雜醇和酯類物質。既然我們知道了酒精的成分,再來看飲酒後我們的身體是如何代謝的。當我們的身體攝入酒精後,體內的這些酒精5-10%經呼吸和尿排泄外,90-95%以上在體內分解代謝,而體內最重要的分解酒精的器官就是肝臟。酒精在肝臟中經肝臟中的乙醇脱氫酶使酒精(乙醇)轉化為乙醛,乙醛被乙醛脱氫酶脱氫後轉化成乙酸,乙酸再被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同時放出大量的熱能,所以有時飲酒的人會臉紅或者口乾。
還有少量酒精在肝內進入糖和(或)脂肪池,或進入三羧酸循環而氧化分解。乙醇和乙醛都可以使人出現頭暈、臉紅、心跳過速,甚至神態不清等酒精中毒現象,且乙醛的作用比乙醇更大。我們的肝臟每小時代謝酒精的速度為10-20毫升,當身體攝入酒後,肝臟會把他們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直至消化完為止。
2
對飲酒的研究
都説酒在體內代謝的時候會給身體帶來多種惡性後果,如刺激脂肪的合成消耗大量的氧,給肝臟造成缺氧狀態,並干擾肝細胞ATP的產生後影響蛋白質的合成,造成直接肝損傷,出現肝功能障礙等。但來自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卻證明了適量飲酒的健康,在《美國醫學雜誌》中彙總了多達11.2萬參與者的健康信息後認為,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適度飲酒,鍛鍊,飲食健康且不吸煙)與更長的預期壽命有關。其中的一名教授研究者甚至認為,“每週或隔天三到五天適量飲酒是最有益的。”還有教授認為,“根據人類數據和長期研究,適度飲酒是一種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並且可以增強認知功能。”但這些並沒有可説明事實的具體數據及依據。還必須強調的是,“可適量飲酒”是繫於對疫情防控的生活建議,並非治療建議。
此前,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的“75%酒精能夠殺滅冠狀病毒”言論被曲解成“喝酒可以抗病毒”。對此,李蘭娟院士闢謠稱,醫用75%的酒精是用於消毒醫療器械、皮膚上的污漬,而不是叫大家喝酒。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表示,人喝酒以後,酒精經過胃腸進入到血流當中,經過肝臟代謝排除掉,酒精在氣道里面的含量,遠遠不足以殺死病毒,所以不存在喝酒來預防或者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3
飲酒要因人而異
如果你在不清楚自己酒量的情況下,不能做到適量飲酒,就一定要有把握的慢慢嘗試,避免因自己的酒量而過多的喝酒。
所以總體來説,適量飲酒還是因人而異,飲酒者要限量,不建議不飲酒者為了預防疾病開始“適當”飲酒。最後,我們既不能傳謠誇大白酒預防治療對抗冠狀病毒的作用,也不能完全拒絕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適量飲酒對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