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永遠需要父母的奮力託舉。
要孩子在“雙減”後脱穎而出,父母就要做到“三不慣、兩不管”。
01
三不慣
1. 孩子沉迷手機,不慣
繼“雙減”政策出台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規定也來了。
“雙減”之後,如果時間沒有得到合理安排,很多孩子會把更多時間用在玩手機上。
有人説: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而毀掉孩子成績最快速的辦法,就是放任他在手機的世界中沉淪。
成年人面對手機的誘惑都尚且難以自控,更不用説自制力差的孩子了。
因此,在“雙減”之後,與手機“爭奪”孩子這件事,不僅不該放鬆,而是應該更加迫在眉睫。
2. 孩子拖拉磨蹭,不慣
“雙減”政策中對作業量也有了明確要求,很多孩子覺得反正時間多,作業少,可以慢慢寫,結果玩着玩着,拖着拖着,到很晚才開始寫作業。
面對孩子的磨蹭,大多數父母採用了“催”這個簡單直接的辦法。
但催促,也許短時間內有效,卻容易讓孩子形成對催促的依賴,而且過度的催促,也會催生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是催不快的,他們拖拉磨蹭,大多數的病根其實都是缺乏時間規劃能力。
孩子對時間的管理情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有很大影響。
拖拉磨蹭,看似是小毛病,不僅與孩子的學業密切相關,甚至還會影響到未來的工作與社交。
因此,父母在“雙減”後,對於拖拉磨蹭的毛病不僅不能縱容,反而可以趁着作業量減少,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對時間的管理。
3. 孩子習慣不好,不慣
孩子鬆綁了,壓力減輕了,人不像之前那樣精神緊繃地學習,但很多壞習慣浮現出來:好吃懶做,不愛運動,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這些壞習慣看似不是什麼大毛病,但積累的越多,好習慣的養成就更困難,就越容易拖垮孩子。
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往往在學習習慣上存在問題。
截然不同的學習習慣,也會影響這些孩子的未來走向。
一個沒有好習慣的孩子,會敗給自己內心的慾望,最終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而習慣好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能珍惜時間,內驅力也更足。
哪有什麼天生學霸,不過是好習慣的厚積薄發。
“雙減”後, 父母更要引導孩子合理利用好課餘時間,讓孩子養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
02
兩不管
1. 孩子能力範圍內的事不管
“雙減”落地,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減少。
原本孩子在學校有老師管着,下課在培訓班有輔導老師帶着學習,回到家還有父母的監督,現在孩子自主的時間更多了。
如果孩子的獨立性不強,不會合理安排規劃自己的課餘時間,那麼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因此,那些有遠見的父母,早早就開始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了。
有人曾説:
“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
看不得孩子受任何苦,只要孩子遇到一點點困難,就馬上衝上前去幫他們解決得明明白白,看似是愛孩子,其實是剝奪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力。
擁抱太緊的愛,很多時候是一種隱秘的傷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我成長的權利,他的人生應該自己走,父母不能代替。
父母越早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他們的未來才會走得更穩。
2. 孩子能承受的困難不管
一項研究表明,孩子能否成功解決自身遇到的困難,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於是開始大包大攬,替孩子做決定,幫助他們排除一切障礙。
然而這種做法是在剝奪孩子的鍛鍊機會,久而久之,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
孩子成長路上難免磕磕碰碰,但成長恰恰發生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
就像鄧亞萍在談到自己的育兒經時説,“並非所有的壓力都可以躲避,困難和挑戰是我們必須要去面對的,如果躲着不解決,問題永遠還在那裏。”
讓孩子直面困難,就像是在身體上埋下一顆種子,當未來他們遇到困難時,先想到的不是去回頭看看爸爸媽媽,而是自己去想辦法解決。
之前,網上一份《不要喊媽平等條約》火了。
媽媽提出的9條規定,其實目的都是一個:“遇到問題,請第一時間嘗試自己解決。”
在條約正式實施後,孩子果然喊媽的次數少了很多,習慣了自己起牀洗漱,給自己盛飯,下樓玩的時候會記得揹着水壺和防蚊液。
愛孩子不是要做一對“鏟雪車”父母為孩子剷平一切障礙,而是放手讓他們獨自去體驗。
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大很多。
給予信任,學會放手,他們的步伐才更加堅定、沉穩。
獨立健全的人格、勇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善於解決困難的能力,這些終將成為孩子的底層能力,幫助他們在未來人生路上披荊斬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