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上女兒突然喊腳疼,寶媽低頭一看報了警,乘客:孩子真聰明
現在我們出門在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會遇到怎樣的事情。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後,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會在外面遇到不好的事情。正是因為這種大環境,家長們才覺得應該儘早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案例:
小劉的女兒今年剛上小學,由於她不會開車,所以總是坐着公交車去學校接女兒,然後母女倆再一起坐着公交車回家。
本來女兒很是聽話,就算坐車的時候無聊也不會搗亂,更別説是哭鬧了。可那天女兒突然開始哭喊,説自己的腳特別疼。
小劉覺得納悶,趕緊看了看孩子,生怕孩子的腳被被人踩到了。結果她一低頭,看到了有個人在試圖偷別人的東西。
知道孩子的意圖之後,小劉趕緊打電話報了警。乘客們看到了之後,紛紛誇獎孩子:“這個孩子也太聰明瞭吧。”
分析:
生活當中的不可控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家長哪怕是擔心孩子,也沒辦法做到每天都圍着孩子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懂得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吧。
01.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壞人
在小孩子的眼中,所有的事情都很單純,假如沒有家長的引導,他們的腦海中甚至都不會有壞人這個存在,那就更別説保護自己了。
想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該保護自己,那麼就要先讓孩子知道哪些人屬於壞人。家長可以將孩子可能遇到的壞人進行一下分類,告訴孩子這些壞人有哪些特徵,或者是壞人會用怎樣的手段來迷惑孩子。
這樣當孩子真的遇到了壞人,他就能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該小心一些,這個人並不像其他人那樣會對他很友好。
02.將長篇的説教改成有趣的故事
有的家長知道自己應該將那些事情跟孩子説,但是他們所採用的方法就是最簡單的:用直白的話來告訴孩子這些道理。
然而對於天性活潑的孩子來説,要他完全不走神,乖乖地坐着聽完家長一長篇的説教,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家長想讓孩子把這些事情記在腦海當中,那麼就必須要改變一下方法。比如説將完全沒有樂趣的説教,改成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
為了能讓孩子感興趣,可以將故事的主人公定為孩子,這樣在聽的過程當中孩子就會很有代入感,聽完之後的印象也會比較深。
03.不要嚇壞了孩子
孩子們的膽子都比較小,家長在進行這方面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控制一下度,不然孩子可能聽完之後就不敢走出家門了。
為了不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在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時,也應該告訴孩子可以怎樣求救,也應該告訴孩子可以信任穿着制服的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