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書蟲媽媽
今天,帶孩子在兒科做身體檢查,看到一對年輕夫妻抱着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急匆匆地跑進來。這位新媽媽剛坐下,邊哭邊對醫生説:“醫生,快看看我寶寶怎麼回事,尿褲裏有血漬。”
兒科醫生安慰着這位媽媽:“別急,別急,解開紙尿褲讓我看看。”這位媽媽馬上解開了寶寶的紙尿褲。醫生仔細地檢查了一下,笑着説:“不用擔心,這是新生兒的正常現象。”
聽到醫生這樣説,這對年輕夫妻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他。兒科醫生告訴他們,新生兒女寶寶在出生的第一週裏,可能會在尿褲上發現血漬,這是正常的。這是因為寶寶還在母親子宮的時候,母親的激素對女寶寶子宮產生的影響所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女寶寶會有一個“小月經”。
聽了醫生的解答,這對年輕夫妻終於放心了。他們真沒有想到,新生兒寶寶在生長過程中,還有這些小秘密。
那麼,新生兒寶寶有哪些生長秘密呢?
這10個關於新生兒的生長秘密,兒科醫生提醒,新手爸媽們要提前瞭解和學習,瞭解寶寶的身體和需求,知道什麼正常,什麼不正常,才能養育寶寶健康成長 。當寶寶來臨時,才不會手忙腳亂,擔心受怕。
01.新生兒睡覺是“行家”
很多新手父母可能都做過這個行為,用手輕輕放到寶寶的鼻子下面,看看寶寶是睡着了還是出“狀況了”。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經常做這樣的動作,因為寶寶太能睡了,每天睡眠時間大約是18~22小時,稱得上“行家”,我實在是太擔心了。
這是因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大腦皮質的興奮性較低,神經系統功能活動較弱,外界對新生兒寶寶來説都是過強的刺激,非常容易疲勞。
在新生兒期,寶寶每天需要18~22小時的睡眠,只有餓了,想吃奶時才會醒過來哭鬧一會兒,吃飽後又會安然地睡着。如果新生兒有睡1~2個小時後醒來的狀況也屬於正常現象,因為新生兒現在還不能分辨晝夜,所以會有日夜顛倒的現象。
02.新生兒的姿勢呈"W“和“M"形
有新手媽媽留言問,為什麼我的寶寶總是屈着腿,睡覺時雙手呈“投降式”,這樣正常嗎?寶寶奶奶擔心寶寶日後會羅圈腿,把寶寶用包被緊緊包起來,包被外還綁上繩子,我看着特別難受。
其實,正常的新生兒的姿勢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形,即雙手屈曲呈“W”形,就是我們常看到的“投降式”,雙腳屈曲呈“M”形,這是健康新生兒肌張力正常的表現。
那麼,父母需要把寶寶緊緊包裹起來,調整這種姿勢嗎?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隨着月齡的增長,寶寶運動的增多,臂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強,寶寶的四肢就會逐漸伸展,慢慢變直,父母無需擔心。
03.新生兒寶寶乳房腫脹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無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剛出生時都會有乳腺組織腫脹,甚至分泌少量液體和乳汁。其實,這是新生兒寶寶的正常生理現象,無需處理。
這是因為寶寶在胎兒階段,受到母體雌激素、催乳素分泌的影響,這種生理性反應一般會持續兩週或再長一點的時間,就會自然消退,父母不用擔心,更不要用手去擠壓寶寶的乳房,以免引起感染。
04.新生兒寶寶愛放屁
新手媽媽會發現抱着寶寶餵奶時,經常聽到懷裏的小人兒“噗噗噗”地放屁,有時還會帶出一點屎,肚子裏面還經常咕嚕咕嚕響。由於沒有經驗,很多新媽媽擔心寶寶是不是肚子不舒服了。
其實,在嬰兒期,寶寶放屁多是常見的現象。這是由於新生兒胃腸發育不成熟,造成嬰兒各階段腸道蠕動不協調,引起腸道脹氣而肚子咕嚕咕嚕響,排氣多,放屁多。父母不必擔心,在日常照料時可以給寶寶做一做排氣操或多撫觸寶寶腹部。
05.新生兒寶寶容易溢奶
新生兒寶寶很容易溢奶,這是因為新生兒胃的位置呈水平狀,食管與胃連接處的括約肌沒有完全發育好。寶寶溢奶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擔心。
媽媽給寶寶餵奶的時候,不要喂太飽。每次餵奶後記得幫助寶寶拍嗝,豎着抱起寶寶,輕輕拍打後背5分鐘,或者可以用手掌按摩寶寶的後背,這樣就可以減少寶寶溢奶的現象。
同時,媽媽要注意不當的餵奶方法,如:新生兒躺着吃奶、人工餵養時奶瓶中有空氣、吃奶後馬上讓寶寶躺下、吃完奶便逗寶寶玩,都是容易導到新生兒溢奶的,要儘量避免。
06.新生兒容易打嗝
新生兒寶寶的胸部的膈肌發育尚不完善,一旦受到刺激時,很容易出現難以自控的打嗝現象。如何處理新生兒打嗝的現象呢?一般建議以預防為主,如,新生兒寶寶不宜在啼哭後立即進食;吃奶時用正確的姿勢體位;吃奶時避免急、快、涼;吸吮時要少吞慢嚥等。
那麼,當新生兒寶寶打嗝時,如何緩解呢?爸爸媽媽可以用玩具引逗寶寶或放些輕柔的音樂來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這樣就可以減少寶寶打嗝的頻率。
07.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
剛出生的寶寶的胃很小,出生第一天時,大約只有櫻桃大,一次只能容納5~7ML奶水;第二天時,大約有核桃大,一次能容納22~27ML奶水;一個星期後,大約有黃桃那麼大,一次能容納45~60ML奶水;滿月的時候,寶寶的胃約有雞蛋大小,一次能容納80~150ML奶水。
因為新生兒的胃很小,寶寶很容易吃飽但也容易餓,這時要按需餵養,寶寶什麼時候要吃,媽媽就什麼時候喂。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每2~3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人工餵養的寶寶,一般3~4個小時喂一次奶。
08.新生兒出生第一週體重下降
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週,體重可能會減少7%~10%左右,這是因為新生兒出生的最初幾天睡眠時間較長,吃奶的次數較少,大小便的排泄較多和水分揮發造成的。
媽媽不必擔心,不要以為自己的奶水不夠給餓瘦的。這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7~10天可以恢復到出生時水平,滿月時體重可以增長一千克左右。但如果出生後10天體重仍然沒有恢復至出生時體重,或滿月體重增長低於600克,就應該找找原因。
09.新生兒寶寶生理性脱皮
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新生兒寶寶出生後兩週左右會出現脱皮的現象,皮膚先是爆皮,然後就開始脱落。當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爸媽不用擔心,這是新生兒皮膚正常的代謝過程。寶寶脱皮後,新的馬上就會長出來。
新生兒寶寶出現生理性脱皮,父母應該怎麼做呢?爸媽要做好這幾點護理:
做好寶寶皮膚的清潔護理,每天給寶寶用乾淨的温水洗澡,洗澡後塗上嬰兒專用保濕滋潤護膚品。
新生兒脱皮後,皮膚會變得非常嬌嫩,洗澡的時候,要使用嬰兒專用的洗護用品。
給寶寶選用柔軟的純棉衣物,純棉的面料吸水性以及柔軟度相對比較好,不容易引起新生兒皮膚過敏。
清洗寶寶衣物時,儘量選用嬰兒專用的清洗劑,不用和大人衣物混合清洗。
10.新生兒“怕冷”也“怕熱”
很多老一輩認為,新生兒是怕冷不怕熱的,其實新生兒“怕冷”也“怕熱”。由於新生兒的體温調節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環境温度的變化對新生兒體温影響比較大。如果環境温度的變化,超過了新生兒自身調節的能力,或會造成寒冷損傷,或會造成發熱。所以,適宜、相對恆定的室內温度,對新生兒來説非常重要。
父母要儘量給新生兒寶寶提供一個恆温的環境,最適宜的環境温度是24 ℃~26 ℃,避免因温度的變化而造成寶寶的不適與危險。
小書蟲媽媽温馨寄語:
現代的新手爸爸媽媽都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在晉升為父母之前,多瞭解育兒科普知識,多瞭解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提前做好儲備知識,才能更好的迎接寶寶的到來。
小書蟲媽媽,是一位高級育嬰師同時也是二胎媽媽,和我一起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小書蟲媽媽點贊並且分享給身邊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