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飾變化看歲月變遷
姜寶兵
記得小時候,最高興、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不光能吃上平日吃不上的肥肉,還能穿上新衣服。那時的新衣服可金貴着哪!一般老百姓人家的孩子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能穿上一身新衣服。
大年初一,睡得朦朦朧朧的時候,就被大人叫醒,穿上母親一針一線縫製的新衣服去拜年。那是母親多少個夜晚,紡線織布做出來的土布棉線衣服,就像電影《小兵張嘎》上的嘎子穿的對襟粗布褂子,那可是純手工、純棉線,綴滿濃濃母愛的衣服。記得小時候家裏還有紡線機,母親晚上經常嗡嗡的紡線,就為的過年給孩子穿上一身新衣服。
上個世紀70年代,非農業户口每人每月幾尺布票,攢一年到春節,去供銷社扯幾米平面斜紋布(機制布),大人孩子每人做一身新衣服,那就是很奢侈的事了。孩子多的人家只能給老大做一身新衣服,老二、老三、老四隻能撿着上面姐姐哥哥穿小的衣服,弟弟妹妹們能穿上沒有補丁的衣服就皆大歡喜了。平時有的貧困家庭的孩子穿着化肥袋子改裝的衣褲,一看前面是“日本”,後面是“尿素”。那不是笑話,那是確確實實發生過的故事。那時候的時尚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進入8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來。體現在服飾上,就是風氣日益開化,出現了喇叭褲。那時的時尚青年穿着喇叭褲招搖過市,還被許多人看不慣。當時的搖滾歌星崔健穿着一身綠軍裝,懷抱吉他,唱着《一無所有》《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簡直帥呆了。八二年我上高中時,穿上了哥哥的一位戰友給郵來的一件綠色軍上衣,布料是的確良的,這在當時很時尚。上衣的兜上再插上一支鋼筆,自己覺得很精神,常常捨不得換洗。高中畢業照就是穿着那身綠軍裝照的,黑白照片留下了永久的青春紀念。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已經進入90年代,年青人時興穿牛仔服,穿着一件洗的發白的牛仔褲站在講台上,在當時的鄉下中學,還是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以至於當時的老校長找我談話,要我注意形象,不能穿牛仔褲上課,我只好上課下課都穿一身運動服。
新世紀新氣象,現在走在大街上,人們的穿着五顏六色,令人目不暇接。就是我這從不趕時髦的老傳統,也有了幾身西裝,什麼“新郎”“紅嶺”“雅戈爾”,紮上領帶,自覺年輕了幾歲,精神的很。現在的人穿着講究名牌,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一件的的都不在話下,令我們工薪階層望塵莫及。總的説來,從過去過年才穿一身新衣服,到今天擁有幾身名牌西裝,普通老百姓穿着服飾的變化,折射出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
作者簡介:姜寶兵,字劍梅,號劍梅樓主,清風堂主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德州市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德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禹城市作協理事,《禹城文學》編委。
作品《夜讀魯迅》榮獲全國“與共和國同行 好書伴我成長”讀書徵文比賽二等獎,《從飲食變化看社會變遷》獲建國六十週年國慶徵文一等獎。《青青的梧桐樹》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文藝作品三等獎。《和偉大祖國一起成長》獲“福彩杯 我與新中國”有獎徵文一等獎。《黃河故道懷古》在中國夏津椹果詩歌(散文)大賽中榮獲散文組優秀獎。《問道西柏坡》榮獲“延安杯”中國最美遊記作品獎。《化蝶》獲得首屆“新文青”全國青年詩人短詩大賽優秀獎。
博客 劍梅樓主http://blog.sina.com.cn/jianmeilouzhu
壹點號清風堂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