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懂事且乖巧的,於是大家一直在努力嘗試各種方式,讓孩子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模樣。

不過懂事的孩子固然好,但這也是需要掌握一定分寸的,如果家長過分打擊孩子,反而容易讓孩子成為大家所説的“軟柿子”。

孩子在學校是“軟柿子”性格?

小白是一位七歲男孩的母親,她從為人母的那天起便一直堅信着一個道理,就是男孩子一定要嚴苛管教,這樣才會聽話。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於是從小到大她一直都在給兒子維維樹立着各種各樣的標準,告誡其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似乎失去了自我,並變得唯唯諾諾起來。

一次,小白看孩子的情緒尤為低落,再三盤問下才知道,原來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自己的同桌總是讓他替自己值日不説,甚至還想讓周圍的同學都孤立維維。

暴脾氣的小白瞭解完問題後,直接就去找班主任老師理論,無奈的班主任找來了同桌的孩子及其家長進行情況的瞭解。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在一番溝通之下,小白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一直處於被欺負的狀態,同桌也説孩子非常老實,提什麼要求也不拒絕,所以自己才總想欺負他的。

後來小白也反思過,自己確實對維維在某些部分過分嚴要求,這才讓小傢伙成為同學口中的“軟柿子”。

事實上,“軟柿子”性格多半都是被父母“捏”出來的

有很多父母一直都在抱怨孩子的性格很軟,沒有主見,不懂得拒絕,然而究其原因,這似乎並不是孩子的錯。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其實小朋友在不同年齡段的“自我認知能力”都不同,這樣就導致他們表現出來的性格、行為會呈現出一種階段性的變化。

但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盲目地要求孩子懂事,甚至為此而出現打擊他們積極性、對他們過分苛責的舉動,反而會讓他們在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形成軟弱的性格,在這一點上家長可別忽視。

這3種錯誤的帶娃行為,會更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不可否認,帶娃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每位家長經歷在其中的時候都會苦惱,而用錯方式的帶娃行為,非但不能對孩子起到積極作用,反而會讓他們在入學後更容易收到欺負。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方式一】:不許哭、不許鬧,讓孩子在不恰當的年齡段學會“懂事”

哭和鬧是小孩子的天性,他們在還不懂事的時候,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因為煩躁,而拒絕孩子這樣情緒的表達。

如果家長多次嚴厲制止孩子,並且告誡孩子要懂事,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開始不自覺地壓抑着內心的想法,雖然家長看着像懂事,其實孩子內心的情緒卻很難釋放。

【方式二】:平日裏對孩子缺乏陪伴,經常忽視孩子的需求

童年時期的孩子最需要的便是家長的陪伴,這是一種安全感方面的需求,家長應該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也注重孩子的感受。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最忌諱的便是家長以忙為藉口,不斷拒絕孩子的需求,而且還會説孩子不懂事,應該學會自立之類的話語。

這就會導致孩子內心開始“封閉”,並逐漸拉遠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慢慢地孩子真的對父母的陪伴無感了,而且性格也變得冷漠。

【方式三】:經常打壓孩子的想法與努力,將“你不行”掛在嘴邊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不斷地來進行鼓勵,通過一些正能量的話語,來點燃孩子心中的信念和希望。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在此要求家長不要習慣性地去打壓孩子,比如當孩子一提出什麼想法的時候,家長就下意識地地去否定。

畢竟,總聽到家長説自己不行的孩子,即便內心再強大也會被消耗殆盡的。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幸的童年生活,難以結出燦爛的花

原生家庭的好與壞,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不同的,家長想要讓孩子成長為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樣,就必須給其營造幸福的童年生活。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是很真切的,我們家長若是犯了以上提到的幾個錯誤,孩子真的難以成為個性獨立的人。

所以家長們當前應該做的是給孩子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利用這份空間實現靈魂自由,個性獨立,真正地把自己的思想付諸實踐,不做他人思想的跟隨者。

每日一問:你在這方面又是怎樣教導孩子的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8 字。

轉載請註明: “軟柿子”是被父母捏出來的,錯誤的帶娃行為,容易讓孩子挨欺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