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後,最好的“養生”方式,並非胡亂花錢,而是做好這4點
01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裏泡枸杞。
現代中年人有三大追求,分別是養生、安穩和賺錢。而“養生”,恰恰佔據了中年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人越是上了年紀,越是沉溺在“養生”的興趣當中。只不過,現代人只知道“養生”這個詞,卻不知道如何養生,如何提高身體的健康和生活的質量。
有研究者認為,普通人所認為的養生,並非是健康意義上的養生,而是藥物為主的養生。這種做法,無異於讓自己成為藥罐子,成為化學品的器皿。
尤其是那些老年人,總覺得吃保健品才是正道。殊不知,吃的保健品越多,人的身體就越不好。尤其是藥物,是藥三分毒,不利於健康的發展。
憑藉“外物”的養生,都不是正確的做法。對於普通人來説,只要吃夠一日三餐,有着充足的運動,保持營養平衡,那他們的生活質量能不好嗎?
當人到了45歲之後,身體的問題就會頻頻發生,那我們就需要學會“養生”了。而最好的養生方式,並非是胡亂花錢,而是做好這四點。
02
第一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現代人有兩個不好的飲食習慣,那就是“節食減肥”或者“暴飲暴食”。
這兩種做法,都是走了極端,會危害個人的身體健康。
就像“節食減肥”,你每天都節食,都不吃飯,沒有營養下肚,那你的胃怎麼辦,你的整體健康狀況怎麼辦?人,不能為了“苗條”而不要“命”。
就像“暴飲暴食”,見到食物都忍不住,總喜歡吃個“十分飽”。如此長久下去,我們的三脂絕對不會低,我們的血管絕對不會好。
其實,像吃飯這件事,我們只需要吃個“七分飽”就足夠了,留自己三分空間。人,還是走中間路線最好,方能保持營養的平衡。
不僅是飲食,還有日常的工作和睡眠時間,我們都要好好把握。不能透支身體去工作,不能總是熬夜刷手機。能夠早點休息,就早點休息。早睡早起,終究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
03
第二點:心平氣和,無欲則剛。
林則徐有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山壁能夠延綿千里而不倒,就是因為它沒有慾望,所以能夠長久地生存下來。
對於人來説,要想做到“無慾”,那是沒可能的,更是沒必要的。慾望是人類發展和生活的基礎,我們只需要控制好慾望就可以了。
在職場中,有些人經常去參加飯局或者酒局,讓“嗜煙嗜酒”的生活成為了常態,一點也不注重身體的健康。
抽煙喝酒多了,那不是好事,而是一種消磨壽命的行為。年輕的時候抽煙喝酒,那問題還不算大。而年老之後,我們還是要節制個人的慾望,儘量控制好自己。
另外,慾望過分旺盛的人,終究是脾氣暴躁之人,很容易讓心理出現問題。既然如此,我們就得從心理入手,保持內心的平靜,控制內心的慾望,平心靜氣,樂享生活。
04
第三點:堅持運動,增強體魄。
談到中年人,我們立馬就會想到“大肚便便”的中年人形象。這種“大肚便便”,對於身體來説並非是好事,而是亞健康的開始。
為什麼中年人會大肚便便呢?發福是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懂得運動,沒有堅持鍛鍊的習慣。
運動,那是提高心肺功能和身體新陳代謝的有效行為。堅持運動的人,不僅肌肉結實,而且頭腦清晰,身體機能保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當中。
有些人50歲了,身材還像30歲一樣。靠的是什麼呢?那就是運動。
有些人40歲了,皮膚還是跟二十多歲的時候一樣好。靠的是什麼呢?那就是運動。
運動的本質,並不是讓你有多苗條,而是讓你擁有不錯的狀態,過上充實且有價值的生活,領會安康且美滿的人生。
05
第四點:積極做事,切勿消極。
在你看來,是做人積極比較好呢,還是做人消極比較好呢?絕對是做人積極比較好。
這個社會,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焦慮”。人一旦焦慮了,心情就會不好,脾氣也會亂髮,甚至失去了對於未來的希望。
每當我們談及生活的現實時,大多人都覺得,還是快些離去比較好,再也不要來到人間了。這樣的想法,於人而言,並非是好事。
特別是那些心情鬱悶的人,整天活在了消極當中。如此行為,特別容易讓身體患上疾病,讓本就強壯的人愈發變得頹廢起來。
身體健康的衰退,永遠從“心理衰退”開始。你的內心怎麼想,你就會做怎樣的事兒,那你的身體就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很喜歡豐子愷先生的這麼一段話: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也許,保持積極的心態,你才能望見一樹花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