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內的寶寶這些行為,請寶媽不要再呵斥了,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

最近一位年輕寶媽,帶着自己一歲半的孩子,諮詢我們怎樣去幫助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位年輕寶媽複述着孩子的“怪異行為”,她認為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或許就多動症,因為孩子總是把自己身邊能夠觸摸得到的東西扔出去,無論撿回來多少次,都停止不了。這位媽媽説,無論自己怎麼説,孩子都不聽,並且在吃飯的過程當中也喜歡把自己吃飯的工具扔出去,這讓她非常苦惱。

兩歲內的寶寶這些行為,請寶媽不要再呵斥了,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

聽到這,我便給這位年輕寶媽講述,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教授就專門對孩子的成長階段做過詳細的研究,他認為兩歲之前的寶寶屬於智力發展的“感知運動階段”,是感知這個世界的階段,所以,才會有這些看似怪異的行為,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孩子智力不斷髮展的表現。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行為能夠反映出孩子智力的不斷髮展。

兩歲內的寶寶這些行為,請寶媽不要再呵斥了,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

不斷向外拋扔東西

扔東西説明寶寶已經在大腦中初步形成了空間意識。剛出生的寶寶對自己所處的空間位置完全沒有概念,當大腦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後,寶寶便對身邊的物體產生了一種空間意識,什麼東西處於什麼位置,自己能夠改變什麼東西所處的空間位置。

所以,孩子便對這一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通過移動一些物體來探索這個空間的立體感。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切勿對孩子進行過多的干預,以防阻礙孩子空間意識的發展。

兩歲內的寶寶這些行為,請寶媽不要再呵斥了,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

熱衷於藏東西和找東西

説明寶寶已經對客觀事物產生了足夠的認識。我想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寶寶特別喜歡找一些媽媽藏起來的東西,在寶寶很小的時候,我們把一件東西藏起來這後,寶寶找不到,就以為是媽媽把它變沒了。

但是隨着寶寶年齡的增長,智力發展越來越充分,當我們把東西藏起來之後,寶寶便去找,在找到之後會很滿足,這種遊戲,就説明寶寶已經明白了,物體是客觀存在的物體,不可能會隨意的消失。

這種“客體永存”意識的發展對孩子來説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媽媽在這之中阻礙了寶寶的發展,便會對寶寶的智力產生不可抗的影響。

兩歲內的寶寶這些行為,請寶媽不要再呵斥了,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

對可變的事物進行努力的探索

説明寶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因果關係意識。當媽媽打開一盞燈,或者開開電視,寶寶看到了這些物體發生了改變之後,便也對這些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於是,寶寶也嘗試着開燈,也嘗試着打開電視,從而在此之中探索這些事物的因果聯繫,在自己作出的改變之後,由此產生的結果會讓寶寶有一定的滿足感,從這些之中都能夠看出寶寶智力的不斷髮展。

所以,寶寶在一定階段出現一些看似怪異的行為,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必要過於擔心,而應該掌握更多的育兒知識,指導孩子更好的成長,保證孩子智力的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02 字。

轉載請註明: 兩歲內的寶寶這些行為,請寶媽不要再呵斥了,這是智力發育的表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