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學咬出血,寶媽不吵鬧從根源解決問題,家長:我咋沒想到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到了上學離家的年紀,並不是意味着父母的“解放”。相反的是,父母要多花心思關注孩子的成長狀態。因為校園欺凌時有發生,孩子在家長看不見的地方,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樂樂是個內向的男孩,在家時就非常懂事聽話,而媽媽原本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好的性格,所以也沒有強求孩子改變。誰知樂樂去上學後,媽媽才發現孩子身上的一個大問題。
有天媽媽發現孩子的胳膊上有塊淤青,旁邊有明顯的牙印。一開始樂樂膽怯地説是自己無聊咬的,後來媽媽不停地追問才知道是兒子同學咬傷的。
媽媽準備帶着樂樂去找老師要個説法,誰知樂樂拖住了媽媽,説:“媽媽我害怕,如果我告狀了的話,那個同學會一直欺負我的。”
媽媽看着兒子這副膽小的樣子,決心要為兒子做個榜樣討個公道,不然兒子永遠不會去反擊傷害自己的人。
很快,樂樂媽媽就找到了對方家長。可是,在明知道自己孩子咬了人時,對方媽媽依然拒不道歉。樂樂媽媽壓制了自己的怒火,沒有跟對方一家人大吵大鬧,而是找到了園長。她表示,園長一定要給自己一個説法,自己送孩子進來可不是受人欺負的。
在園方的協助下,最終兒子的同學一家都主動道歉,樂樂媽媽直接從根源解了決問題。很多做了家長的網友表示佩服:“高明!我咋沒想到呢!”。
因為很多家長遇到孩子校園暴力的第一想法是“算了,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但是有時孩子太小自己也不知怎麼做,此時就需要家長出面引導!
家長怎麼才能讓孩子避免受到欺負呢?1、讓孩子學會拒絕
很多孩子從小被父母教導得太懂事,凡事都希望謙讓別人。雖説這是非常凸顯孩子有禮貌的行為,但是在其他不懂事的孩子眼中,這類謙讓的行為是在變相的“示弱”。無論同伴有什麼誇張的要求,這類孩子都不會拒絕。
久而久之某些同伴會變本加厲,既然自己做什麼對方都無所謂的話,那麼自己隨意欺負對方也不要緊了。而孩子被欺負了之後,反而可能被對方“洗腦”,認為是自己做錯了,才會遭受同伴的“懲罰”。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學着強硬起來,拒絕其他一切不合理的要求,注重維護自己的權益,才能保證自己不被欺負。
2、多和孩子談心
有些孩子從小就懼怕家長,在外出了什麼事也不願和家長説,反而喜歡一個人“悶”在心裏。對於這類孩子,家長要選擇主動出擊。平時就多和孩子養成談心的習慣,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鼓勵孩子分享在學校的生活,再給孩子提各類小建議。
如果孩子在校遭遇了校園暴力,家長要主動帶着孩子去學校維權。孩子不敢站出來,家長就做榜樣給孩子看。當家長態度強硬地為孩子維權之後,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更加註重維護自己的感受。
3、讓孩子學會主動反擊
一味被動地忍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會讓孩子遭受更嚴重的暴力傷害。家長要引導孩子主動去反擊,就算對方再強也會被這股氣勢給嚇退。比如家長可以送孩子去練習一些防身術,讓孩子把身體鍛鍊得更強壯。
這樣即使孩子遭受了校園暴力,孩子也能有一身自衞和反擊的本領。家長不用擔心這類反擊會迎來對方更嚴重的報復,因為恰恰是主動反擊了,對方才知道你是不好欺負的。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外受到傷害了,都是在往父母的心窩上戳。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家長要鼓勵孩子站出來,勇敢地反擊和維護自己的權益!
本文由虎爸虎媽熊娃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