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新生寶寶最好的食物”,這是每個新媽媽都知道的餵養常識。
堅持母乳餵養,對媽媽自己好處也很多,產後可以更快的恢復身體、有助產後減肥等,也因此不少媽媽願意堅持母乳餵養。
但願意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兒。
在實際母乳餵養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而且還經常“做錯坑娃”。
下面京媽總結了幾個新手媽媽們常掉的坑,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撥開迷霧,科學母乳餵養。
生完寶寶後,不少媽媽是家裏老人照顧,於是每天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要多吃多喝,寶寶才有奶吃。”
其實,這是誤區!
奶水的多少和母親的飲食有關係,但不是絕對,也並不是只有多吃多喝才能母乳多!反而可能會因為“不正確吃喝”而堵奶、自己長胖太多。
媽媽奶水多少,和個人體質、媽媽的飲食營養、是否親喂、寶寶的吸吮等因素都有關係。
那想要奶水多、營養足,就可以嘗試從這幾個方面來做:
① 媽媽不挑食,除了主食,各種肉類、蔬菜水果、牛奶、豆製品、魚蝦等,每天儘量食物種類多樣,保證營養均衡的補充。
母乳主要成分是水,因為媽媽要保證水分攝入,可以適當多喝湯水,比如各種粥湯、牛奶、豆漿等。
② 親喂+寶寶多吸吮,對母乳媽媽來説,寶寶是最好的吸奶器!
分泌乳汁和催乳素有關,而影響催乳素分泌的關鍵,就是寶寶頻繁的吸吮,這種吸吮刺激越頻繁、力度越大,越有利於媽媽大腦分泌催乳素,這樣寶寶就可以喝到源源不斷的奶水了。
③ 每次餵奶時將雙側RF排空,有時寶寶吃一邊就吃吃飽了,媽媽就不管另一側了,除非漲奶難受,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乳汁長時間淤積在RF內很容易造成堵塞,也會給大腦反射“錯誤信號”而減少泌乳。
正確做法是:每次餵奶寶寶吃不完的部分,都用吸奶器吸出來。
當媽媽發現自己母乳量不能滿足寶寶生長髮育需求時,就會嘗試追奶,然後信心滿滿的猛喝各種下奶湯,可能又做錯了!
母乳主要是水,多喝湯補水的確沒錯。
但母乳少,還可能是因為乳腺管不通,影響母乳分泌減少,這時猛喝下奶湯就很容易造成堵奶,反而讓媽媽遭罪。
這時媽媽可以這樣做:
① 首先觀察是否因為乳腺管不通導致母乳分泌減少。
如果乳腺管通暢,寶寶在吸吮吃奶時,媽媽能感覺出乳汁被輸送流出的感覺,但若不通,就會感覺脹痛,甚至摸上去有硬塊。
若存在不通暢的情況,可以找專業母乳指導、讓寶寶多吸吮、餵奶前熱敷、不要喝太油膩的湯等,來緩解。
② 若媽媽沒有過 漲奶的感覺,可能就是母乳本身分泌的就少,要注意保證飲食營養、注意休息、每天保持好心情、讓寶寶多多吸吮等方法,增加母乳量。
你有沒有遇到過或是聽過這種説法:到了寶寶6個月,媽媽的母乳就沒營養了,要斷奶。
這種説法,也不科學。
到了6個月,寶寶開始嘗試添加輔食,母乳的營養成分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但不會沒有營養。
只是隨着寶寶長大,營養需求也增加,單純的母乳餵養會導致寶寶營養攝入不足,所以要添加輔食來補充,並且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
因此,千萬別到了寶寶6個月盲目的斷奶。
半歲後的寶寶免疫力會暫時下降,很容易生病,就別因為餵養錯誤而折騰寶寶了。
堅持母乳餵養的道路上,奶少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邊各種“回奶神器”。
到了寶寶6個月後,會説“母乳沒有營養了”、“吃飯比吃奶有營養,不用吃母乳了”;
到了一歲後,看到寶寶還沒斷奶,又説“都這麼大了還吃奶,不害羞不怕人笑話嗎”……
很多媽媽受不了就索性斷奶,其實這些説法都不科學。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母乳可以一直喂到2歲,甚至更長時間。
因此,若是母乳條件好,媽媽想給寶寶吃,寶寶也吃的好,就完全可以一直喂着。
但如果母乳不夠寶寶吃,甚至嘗試追奶了也不管用,就要及時添加配方奶了,不能盲目堅持純母乳餵養。
總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就好了。
可能在具體餵養過程中,媽媽們還有其他各種餵養問題,那就可以邊帶娃邊學些科學養育的知識,減少自己焦慮,也減少帶娃掉坑。
你家寶寶吃母乳到多大,你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過程中,都遇到過哪些問題、有哪些經驗,歡迎來和媽媽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