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秋冬少生病,就要做到“3不吃”、“4不做”、“5相伴”!
秋季,有“多事之秋”之稱,也就是説,秋季,很多疾病易發生,危害健康。入秋後養生,應本着“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原則。
謹記“三不吃”
不吃寒涼之物
秋後,萬物收斂,要注意不吃寒涼之物。寒涼食物,會導致體內的陽氣不足,危害健康。不喝冰飲料、冰啤酒,這些都會刺激腸胃,造成脾胃不和,導致體內濕氣重。
不吃西瓜,西瓜又名“寒瓜”,秋季,不宜過多進食西瓜,民間有“秋瓜壞肚”之説。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秋季更不要貪吃西瓜,會加重脾胃負擔,危害脾胃健康。
不吃辛辣之物
秋季,易犯“秋燥”,此時,要注意少吃、不吃辛辣之物。燒烤食物,辣椒、生薑、花椒等食物,要儘量少吃,特別是生薑。古書有云“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秋季本就乾燥易上火,而生薑屬於熱性,不宜多食。
不吃油膩之物
秋季天氣轉涼,人們的食慾,也逐漸好轉,加之“貼秋膘”之説,很多人便開始“大魚大肉”進補起來。此時,一定要注意,切莫吃油膩之物,剛入秋,很多人腸胃功能較弱,如果吃太多肉類及油膩重口味食物,則不利於健康。
謹記“四不做”
不洗冷水澡
入秋後,天氣轉涼。雖然,有“春捂秋凍”之説,但是,入秋後,不能貪涼洗冷水澡。
不做劇烈運動
秋天是適合運動的季節,但切莫劇烈運動。秋季運動,適合一些有氧運動,如登高、快走、打太極等,並且,秋季運動,切莫大量出汗。老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不可劇烈運動,同時,也要及時觀察身體變化。
不要熬夜
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人體健康來説,十分重要。入秋後,應該順應天時,早睡早起,切莫熬夜。每晚儘量在22:30之前入睡,年輕人保證7小時的睡眠,老年人要6小時。
不要憂心過度
自古逢秋悲寂寥,由夏入秋,人們在精神情緒上,也會有變化,出現“悲秋”“傷秋”之情。憂心過度,或常生氣,會導致陰陽失衡,影響健康。
所以,要學會放鬆心情,保持心情愉快,遇見煩心事,切不可過度鑽牛角尖,一切都要想得開。
▼點擊下圖選購
謹記“五相伴”
茶相伴
飲茶,不僅是傳承文化,更是養生的一種方式,兩餐之間,可以喝上一杯養生茶!不同的茶飲,也有不同的養生功效。
養心,喝紅茶
喝紅茶,有助於養心,保護心臟健康。秋季,喝點性質温和的紅茶,是不錯的選擇。
養肝,喝蒲公英茶
蒲公英可以對抗內毒素,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臟解毒能力,從而保護肝臟健康。所以,養護肝臟,可以將蒲公英根,按照紅茶發酵工藝,炒製成茶,大大降低蒲公英寒性,更適合秋季飲用。
養脾,喝茉莉花茶
茉莉花,芳香入脾,醒脾開胃,治闢穢治痢。用茉莉花泡水喝,還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改善食慾不振,有助於脾健康。所以,秋季保護脾胃,可以泡點茉莉花飲用。
養肺,喝玉竹茶
玉竹,味甘多脂,質柔而潤,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可潤肺止咳,改善咽乾舌燥,並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所以,用玉竹泡水,可以很好的起到潤肺、排毒的作用。
養腎,喝玉米鬚茶
玉米鬚可利水消腫、清肝利膽。經常喝點玉米鬚水,有助於促進腎臟排毒,預防腎炎,保護腎臟健康。
動相伴
俗話説:生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用則不退。
早起搓搓手,調養心肺
手心,有勞宮穴,是心經的主穴。搓手的時候,可以按摩此穴,通過經絡刺激心臟,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揉足三里,健脾胃
飯後20分鐘左右,用手反覆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同時,按揉小腿外側足三里穴5分鐘,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有助延年益壽。
深呼吸,清肺排濁
每天早、中、晚,到室外空氣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吸氣時,小腹微向外張;呼氣時,小腹內收,使控制呼吸的橫膈膜下沉,以增加胸腔容量,擴充肺部功能,達到吐故納新、調養肺功能的目的。
笑相伴
每天笑一笑,有助心情舒暢,促進健康。研究表明,樂觀主義者,通常比悲觀主義者,多活12年。
笑一笑,還可以鍛鍊心肺功能,有助於心肺健康。在生活中,經常笑一笑,也是科學家發現長壽老人們所有的第一個共同點。
友相伴
經常和朋友相約在一起,有助於身心健康哦!澳大利亞研究發現,交友有益長壽。當我們在享受朋友的支持時,你就會發現壓力瞬間小了很多。日常有幾個好友相伴,生活多了樂趣,身體也更健康哦!
書相伴
博覽羣書,益智益腦,看書讀報,眼明心高。讀書可以愉悦身心,促進身體健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JSBC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