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不能做成孩子最好的老師?關鍵是靠這“倆字”,別不信

父母能不能做成孩子最好的老師?關鍵是靠這“倆字”,別不信

文 | 圍城圍心

很多道理,到了做父母的年齡,或者為人父母后才親身體會。這種對子女的愛,身不由己。有時候,寧願苦了自己,也要為孩子創造一切有利的條件,去培養孩子。生怕孩子的不優秀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焦慮。

可是,那個孩子呢?我們滿懷期望,付出全部心血對他,可他似乎卻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不按照我們內心期望的路來走。有一句話,形容很多為人父母的心情非常恰當,那些優秀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呢,期望越大失望越多。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都是沒有經驗可循的,都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即便是有過孩子,在教育第二第三個孩子的時候,依然是不得方法的,有時候,你好容易積攢的經驗,在面對下一個孩子的時候,往往失靈了。所以,方法很多時候,是不能套用的。我們能用的,能研究的唯有研究大眾化的兒童心理,弄懂兒童的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往往才是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根本。

父母能不能做成孩子最好的老師?關鍵是靠這“倆字”,別不信

所有這些指導思想,或者遵從的原則,都是圍繞引導進行的。孩子的內心世界,不是我們刻畫的,而是引導他成長的,我們期望他們是什麼樣,或者我們發現孩子會是什麼樣,我們就用我們學到的智慧,去引導孩子成長,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快樂又自律的人。父母能不能做成孩子最好的老師?關鍵是靠“引導”這倆字,別不信。

不過,我們一定要清楚,該如何做好引導。

一,是引導,而不是命令。

家長不能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下屬或者附屬品,不能覺得因為自己才有的孩子,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和你有着同樣的地位。在孩子還小,還沒有獨立意識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我們的愛去幫助他成長。當孩子有了意識,有了自己的選擇的時候,比如,今天穿什麼衣服,想看什麼書,想吃什麼好吃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太忽視孩子的這種需求,如果覺得合理,我就滿足孩子的需求。如果覺得有問題,我們不能生硬地命令他們必須聽我們的,而是要引導他意識到該怎樣最好。

二,當然,尊重孩子,也不能放任和不控制。

這雖然聽起來很矛盾,但是,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過於強調尊重,什麼都由着孩子來,那就成了放任自流,和不受控制了。畢竟孩子還小,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走偏,或者自我無法約束自己的慾望的時候,可能會選擇錯,可能會面臨危險,那麼怎麼辦?我們就要加以引導,要修正孩子不好的行為,或者錯誤的觀念。這樣,才能避免孩子走偏。

父母能不能做成孩子最好的老師?關鍵是靠這“倆字”,別不信

三,我們要意識到,引導的方式有很多種。

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簡潔的要求,孩子很容易能做到的。比如,適時地鼓勵,讓孩子有信心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可以舉例子,讓孩子從榜樣中找到力量。等等。但記住一點,讓孩子感受到愛,但不能讓孩子以為,這種愛就是一種縱容,讓孩子得到滿足,不能讓孩子意識到有求必應,不管什麼要求都能滿足,這就不對了。所有引導的結果,都是積極的正能量的。

重要的一點,我們不能只注重言語上的教育,更為重要的是行為上的示範。家長唯有以身作則,才能更有效,才能做好教育。

-EN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3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能不能做成孩子最好的老師?關鍵是靠這“倆字”,別不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