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媽媽要拒絕嗎?寶寶吃手的4個階段,應對方法大不同
寶寶出生後2個月左右,寶寶就會出現吃手的問題。很多媽媽看到寶寶吃手,由於缺乏育兒經驗,不知道要不要拒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寶寶吃手背後隱藏的發育秘密。
寶寶開始吃手的時間比你想象的要早很多
研究發現,很多B超顯示有些寶寶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就開始吃手了。大部分的嬰兒在出生後2到3個月的時候,才出現吃手的行為。吃手是所有嬰兒都會做的一件事,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大多數的孩子在2到4歲的時候會自然戒掉吃手的習慣,媽媽不必太過擔心。
6個月的寶寶吃手,媽媽不要拒絕
6個月以內的寶寶吃手不但沒有壞處,還有2大好處:一個是安撫,一個是刺激。
寶寶不高興的時候,吃手有很好的安撫效果;無聊的時候,吃手可以給寶寶一些額外的刺激。這是因為寶寶年齡較小,完全沒有行動能力,吃手是他唯一一個可以控制的事情。等到孩子再大一點,寶寶就會掌握很多不同的安撫和刺激自己方式,吃手就沒有那麼好玩。
寶寶長期吃手,會有哪些問題?
4歲之後,寶寶的恆牙開始發育,長期吃手和吃奶嘴都會引起寶寶牙齒髮育異常。不僅如此,吃手還會引起手指畸形、誤吞細菌、指甲發炎等問題,甚至還會影響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育。
寶寶吃手的4個階段,應對方法也不盡相同
寶寶吃手一般可以分為是必需、過渡、習慣和壞習慣4個階段。處於不同階段寶寶,應對策略也應有所調整
1、必需期(0-6個月)
6個月以內的寶寶吃手是生理需要,吸吮是人類最原始的反射之一。剛出生的嬰兒由於神經發育尚不成熟,吸吮反射是人體中樞神經生成的正常行為。
研究發現,寶寶吃手可以刺激鼻子和上顎的感受器,不但可以提升肌肉的平衡感,還有助於釋放生理和心理的張力,起到舒緩和安撫的作用。除此之外,吃手也是明寶寶進入了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發展重要指標。這個時期的寶寶都是通過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
這個時間段的寶寶有吃手的問題,媽媽不需要干預,也不需要擔心。
2、過渡期(6-12個月)
這個月份的寶寶對自己手部的控制已經非常嫺熟了,所以他們會抓住周圍任何東西放進嘴裏探索。這時候,媽媽可以準備不同的材質的物品給寶寶去嘗試,滿足他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這個月份的寶的牙齒開始發育,開始有磨牙的需求。隨着寶寶肌肉運動能力的發育,控制手掌、手指、手臂的能力越來越精細,手和嘴就可以享受操控不同物品的樂趣,吃手行為就開始減少。
3、習慣期(1-3歲)
寶寶1歲之後,吃手就不再是一種必需的行為,而是一種習慣了。如果這個年齡的寶寶還有吃手的習慣,媽媽基本上不用幹預,只要留意寶寶吃手的時間、吃多久、吃幾次、力度有多大就可以了。相對於吃手次數的多少,媽媽更應該關注吃手的力度和時間。
其實,寶寶白天吃手的原因無非這幾個:無聊、疲倦、肚子餓、壓力、睡眠等。這時候,媽媽仍不需要干預,只要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即可。
4、壞習慣期(4歲以上)
寶寶到了4歲之後,開始具有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技能,不再需要通過吃手來獲得安慰和刺激。這時候孩子吃手的負面影響開始大於正面影響,吃手就真的變成一種壞習慣了。這時候,父母就要開始和孩子溝通,幫助他們戒掉吃手的壞習慣。
如何幫助寶寶戒掉吃手的壞習慣
一旦這種行為成為習慣,改掉這種習慣的關鍵是孩子自己。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具有基本的溝通和判斷對錯的能力,父母可以通過繪本和孩子一起探討關於吃手的相關問題。
1、正向強化
媽媽和寶寶一起設計一個獎勵機制,如果寶寶沒有吃手,父母就要及時給予讚美和鼓勵。比如收集貼紙、卡片等,等收集到一定數量後,孩子可以換一個自己喜愛的玩具等等。
2、處罰
有些媽媽會在寶寶的手上塗上指甲油、抹辣椒等,這就屬於處罰的範疇了,也是我比較不贊同的一種方法。相對於正向強化,直接處罰雖然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處罰可能只在父母面前有效,一旦離開父母視線,吃手還會繼續,甚至因為補償心裏吃得更兇。
3、防吃手手套
當然還有一種矯正方式,就是給孩子戴上防吃手手套。當孩子不自覺吃手的時候,防吃手手套就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最後,回答媽媽最想知道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給孩子吃奶嘴。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是持反對意見的。為了讓孩子戒掉一個壞習慣,就用另一個習慣替代,老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現一個新問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