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小的時候總是盼望着長大, 因為“小孩子才需要等一等,成年人當然是立刻馬上。”

那些未經馴化的人類幼崽們,帶着不加掩飾的慾望向這個世界伸出雙手:“我要這個!我現在就要嘛!”,滿足不了就開始哭鬧。

萬一你妥協,又擔心這孩子被寵壞,以後得寸進尺、無法無天,管都管不住可怎麼辦?

這時候“延遲滿足”四個大字,像育兒聖經一樣,橫空出世。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看到這則新聞,有的網友自詡新一代父母,表示帶孩子就是不慣着。

但是,對於孩子內心的需求,我們真的足夠了解嗎?

01被斷章取義的“棉花糖實驗”

20世紀6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項“棉花糖實驗”,規則如下:

1、孩子們可以馬上吃掉面前準備好的棉花糖,但沒有獎勵。

2、如果能夠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會額外得到一顆棉花糖作為獎勵。

3、等不及的話,可以按鈴讓研究人員返回,接着再吃掉糖,但同樣沒有獎勵。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實驗結束的18年後,研究追蹤發現,那些擅長等待的孩子,未來的職業發展更容易成功。

依據這種等待中展現的自我控制能力,米歇爾教授提出了“延遲滿足。”
這個結果,讓很多人認定在孩子有需求的時候,應該適當地“延遲滿足”,試圖讓孩子更有自控力和遠見。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延遲滿足教育理論被很多人誤用了。

02什麼是真正的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英語是“deferred gratification”,直譯就是“推遲的滿足感”。

《養育的選擇》一書中,認為“延遲滿足”在發展心理學中,指的是人的一種能力。

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可以等待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再做想做的事,反映了自我控制或剋制慾望的能力

所以,真正的“延遲滿足”其實是一種個人能力,並不單純是“延遲滿足孩子需求”的意思。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棉花糖實驗中,對於什麼時候吃棉花糖,掌握決定權的是孩子。

但很多時候我們用錯“延遲滿足教育法”,決定主體被調換為父母,“延遲滿足”反而變成了控制孩子的手段。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比如,孩子看見桌上的點心想吃,你讓人家“等一會兒,先把飯吃完,再吃點心”。

換個情況,卻又總催促孩子“快點快點,不許磨蹭,趕緊把衣服穿好再出去玩!”

這樣互相矛盾的指令,弄得孩子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最終,聽話的孩子獲得誇獎,不服從的孩子則被譴責。

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獨立意志,變得越來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父母的意志。

03如何正確做到延遲滿足?

正確做到延遲滿足,必須要了解自身孩子的發展情況,針對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延遲”來滿足的。

1、對待低齡寶寶,儘量不要延遲滿足

不同年齡的孩子,對等待的時間的接受度是不同。

比如小嬰兒沒有穩定的時空概念,哭泣的時候沒有及時得到抱抱安慰,對他們來説等於永遠不被滿足。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在棉花糖實驗中,大多數不滿4歲的孩子都不能延遲滿足自己的需求,他們會在30秒內就按鈴,或是一點點地吃掉棉花糖。

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儘可能不設條件地去滿足孩子的身心需求,餓了要喂、哭了要回應,由此建立起親子間早期的安全依戀,之後孩子才能建立起對外部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否則,一個從未被滿足過的孩子,很難有能力去自控和“延遲”。

2、延遲滿足的形成關鍵,是充分的及時滿足

研究表明,那些平時比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更能經得住眼前的誘惑,更容易主動延遲滿足。

相反,經常無法輕易得到棉花糖的孩子,就會看起來更加缺乏自制力,目光更短淺。

就像那些父母在場時,顯得很乖、很有“有自制力”的孩子,一旦脱離父母的視線,放肆地吃糖、喝飲料、看電視,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一直不被滿足的孩子,他們會長期處於稀缺心態之中,越缺乏什麼,就越對什麼在意

而那些幼年時能夠被很好滿足的孩子,更容易獲得長久的安全感,更有底氣等待和拒絕。

3、把延遲滿足的掌控權交給孩子

在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時,除了底線問題,我們可以試着把主動權交給孩子

要不要等、等多久,這些都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

而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帶着孩子“學會等待”——

第一步,先和孩子溝通“等待”的規則。

比如公共場所需要排隊,隨意別人的玩具要被制止,日常點滴都可以進行規則意識的強化。

第二步,接納孩子的情緒。

我們認可孩子內心“想要”的慾望,然後在堅守原則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找到解決方案。

比如孩子鬧着要買玩具,但我們事先沒有計劃,可以説:“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現在就想買,但我們今天錢帶少了,得先買菜,再看錢夠不夠買玩具”。

如果孩子表示還是想買玩具,價格也合適,可以推進“等待”:“這次的確沒帶那麼多錢,今天先回家,如果明天你還是很想要,那就再來買”,記得要説話算話。

以上,如果整個過程不是以孩子的意志為主選擇延遲的,那麼所謂的自控力訓練,只能增加孩子的匱乏感,沒有被滿足的的慾望,很可能會產生報復性的反彈。

4、不要刻意考驗孩子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延遲滿足再研究”小組,把傳統的棉花糖實驗改為了兩步:

在第一步中告訴孩子,如果等待,將得到“更好的蠟筆”,第二步則沿用傳統的棉花糖實驗。

實驗者把孩子分成兩組,A組由“可信的大人”主導,在第一步中兑現了承諾;

而B組孩子則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導,無論孩子無論是否堅持到最後,都不會得到獎勵。

結果在第二步的實驗中,A組孩子延遲滿足的平均時間達到了12分鐘,而B組只有3分鐘。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結果是意料之中的,刻意的訓練破壞了孩子對世界的信任,也破壞了他們的延遲滿足能力。

家長守信,也是孩子能夠做到延遲滿足的關鍵。

希望我們在和孩子溝通好規則和條件之後,能兑現自己的諾言。

對於孩子的需求,如果可以滿足的,請不要故意設置過多阻礙。

如果不能滿足,和孩子正面説明原因,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請別讓我們的孩子覺得你不愛他,或者是他不值得被愛。

你是如何幫助孩子學會等待,學會自律的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85 字。

轉載請註明: 被用錯的“延遲滿足”,已經害慘了好幾代孩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