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中國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線上的。”

教育部長江學者鄭強教授接受楊瀾採訪時,説的這句話,震驚了很多父母。

當下很多父母深陷“內卷”“雞娃”的漩渦,卯足勁兒助推孩子,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

他們給孩子排滿密密麻麻的學習任務,擠壓孩子為數不多的玩耍時間,一旦孩子成績下滑,就如臨大敵,焦慮不安。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榨乾了孩子對學習的熱愛,透支了孩子對科學的渴望。

當孩子進入大學,失去了監管,便會放縱自己的情緒和精神,出現學業跟不上、環境不適應的諸多問題。

鄭強教授提醒道,孩子的未來是一條長長的跑道,不是由開始的幾步路決定的,比起搶跑和起跑,跑得久更重要。

那麼,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培養孩子,才能讓孩子贏在未來?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白巖松是一個特別喜歡閲讀的人。

幼年開始,他就痴迷各種讀物,無論是大人的書、小孩的書還是很多奇怪的書,他都讀得津津有味。

開明的母親從不阻攔,而是把兩個閲覽證拿給白巖松,讓他可以借書看。

白巖松説,那些書籍在他的生命種下了很多可以生根開花的“種子”,讓他不斷向上生長。

一本《新華字典》,讓他走進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從而在文化意義上成為真正的中國人。

一本《朦朧詩選》,讓他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從而成為勇於思考、敢當責任的中國人。

一本《曾國藩》,讓他認識到最複雜的人性,從而在主持《東方時空》時能侃侃而談,從容不迫。

白巖松説:

“要做到自信、理性、平和、樂觀這8個字,除了讀書,沒有其他辦法,沒有捷徑。”

在白巖松的影響下,兒子也特別喜歡讀書,從廣泛涉獵到鑽研歷史,一步步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讀書,不僅僅是打開一扇窗,帶領我們看見更大的世界,還能敲開許多門,讓我們得以與古今聖賢對話,提升思考與格局。

試問,有兩個孩子,一個整天抱着手機玩遊戲,一個每天安靜閲讀,他們的未來會怎麼樣?

我想,大家的意見或許一致,那個愛看書的孩子,擁有更豐盛的人生。

被書喂大的孩子,心中有丘壑,眉目顯山河,他們的人生,一定能越走越開闊。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和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説:

“我不是什麼天才,我之所以能夠有一點貢獻,就是因為我對這個世界始終保持了強烈的好奇心。”

4歲時,愛因斯坦不喜歡和同齡人聊天,而是喜歡一個人躲在安靜的地方沉思。

那些被其他人忽略的細節,都成為他觀察的對象,在他小小的腦袋裏引發“十萬個為什麼”的思考。

5歲時,愛因斯坦就能用廢棄的小木塊搭建一座微型樓房,木塊之間咬合緊密、着力平均,符合幾何學和力學原理,看上去和真樓房的樣式沒有區別。

有一次,父親送給愛因斯坦一塊羅盤,他發現磁針總是指向北方,就問父親背後的原理。

父親説,地球有磁力,是磁力將磁針引向北方。

可是磁力到底在哪裏?明明看不見摸不着,又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父親無法解答,愛因斯坦就自己尋找答案,誓要解決問題才罷休。

受好奇心的驅使,愛因斯坦不斷求知,不斷探索,這才有了後來的一系列成就。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教授指出:

“對於青少年來説,保持一顆探索、好奇的心,對成才很有好處。”

父母引導孩子多嘗試,允許他們犯錯,更要善待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鼓勵他們尋找答案,就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不能保證孩子走得有多快,但一定能帶領他們走得更遠。

一個擁有好奇心的孩子,能觀察到細微變化,能主動解決問題,始終保持眼界的開闊與生命的活力。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電影《飛鷹艾迪》講了一個令人落淚的故事。

男孩艾迪是一個從小就夢想着參加奧運會的年輕人,他每天都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出發去參加比賽。

面對他的怪異舉動,父母沒有嘲笑,也沒有譏諷,只是安靜把他接回家。

為了靠近夢想,他主動參加各類練習,跑步、跳遠、舉重……

儘管摔壞無數眼鏡,摔傷自己的膝蓋,他也不曾放棄。

終於,艾迪獲得了滑雪訓練的資格,冬奧會彷彿就在眼前,他開心地跳起來。

只是,夢想的破碎來得如此之快,因為高度近視和傷殘,他被項目組踢出了局。

這樣的經歷,會打倒艾迪嗎?當然不。

艾迪有明確的目標,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尋找另一條路——跳台滑雪。

這項運動危險係數極大,耗資也極大,艾迪訓練之餘就在滑雪場的酒吧打工。

幸運的是,他在這裏遇到了天才跳台滑雪運動員皮爾,在對方的悉心指導下,他成功參加奧運會,挑戰了90米跳台,打破了自己的記錄。

儘管這個成績並沒有讓他獲得獎牌,可是艾迪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已經足夠自豪。

促使他實現夢想的動力,有他父母無言的愛,也有他自己強烈的內驅力。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心理學家李雪説過一段話:

其實每個人都有內驅力,它是生命力本身。

但如果一個人遭遇了不正常的童年,他的內驅力就可能被毀掉。

對父母來説,不是要去培養孩子的內驅力,而是不要破壞他們的內驅力。

這需要父母尊重界限,不把自己的要求、期待、焦慮、恐懼加諸孩子身上。

父母只要做到這一點,孩子就能聽從內在的召喚,發展自己,保有內驅力和創造力。

父母真正愛孩子,不是把自己的期待和焦慮都壓在孩子身上,而是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熱愛和目標。

當孩子沒有前行的目標,沒有前進的動力,他就會表現得左右搖擺,變得消極而低迷。

當孩子有自己的方向,內心不會感覺迷茫,而是一點點努力,更容易抵達自己的夢想。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常聽一些父母説,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了。

被父母批評幾句,就不寫作業了,甚至離家出走;

沒當上學生幹部,就不去學校了,還和同學絕交;

一次考試不理想,就灰心喪氣,彷彿世界末日來臨……

這背後,就是源於逆商力的缺乏。

美國管理學者保羅·斯托茨提出,逆商也稱為“挫折商”或“逆境商”,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脱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逆商力高的孩子,往往能不懼挑戰,笑對挫折,在困境裏觸底反彈。

而逆商力低的孩子,往往容易逃避挑戰,遇到困難就垂頭喪氣,一蹶不振。

蘇翊鳴,就是逆商力高的孩子。

今年剛滿18歲的他,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一金一銀的好成績。

熟悉他的人都説,蘇翊鳴的成功背後,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因為熱愛滑雪,瞄準世界冠軍這個目標,所以他一有時間就參加訓練,從不覺得辛苦。

即使一次又一次摔倒,一次又一次受傷,被醫生告知“脛骨已經摔變形了”,他也毫不氣餒,加強康復練習。

“我會非常認真的去思考我為什麼受傷,什麼樣的動作會導致受傷……我有充分的思考,所以不會有恐懼。”

這樣的樂觀心態和不服輸的精神,伴隨着他的每一次訓練和比賽,讓他越挫越勇,成為世界冠軍。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有位作家説過這樣一段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

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

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

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

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

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比起催趕孩子取得好成績,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培養孩子的逆商力,很有必要。

當孩子擁有強健的體格和強大的心臟,就能始終心懷希望,無懼風雨,朝着目標穩步前進。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每個孩子的一生,都是奔着星辰大海而去,渴望活出精彩璀璨的生命。

而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給他們的成長之路增加一些温度和力量,幫助他們抵禦風浪,奮勇前行。

閲讀量的積累,讓孩子更有底藴;好奇心的激發,讓孩子勇敢探索;

內驅力的點燃,讓孩子更能堅持;逆商力的培養,讓孩子無懼風浪。

點個[在看],願所有的孩子,都能心懷陽光,手有力量,擁有美好繽紛的未來。

作者 | 許小貓,公眾號:奇思妙想許小貓(ID:xvxiaomao2018)

圖片 | 視覺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05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看這4點就知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