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現在很多人都出現了體內濕邪變重的情況,於是“祛濕”成為了大家十分關注的事情。但祛濕可不是一碗薏米紅豆湯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根據症狀準確辨明濕邪所在部位,並且對應選取藥物才能取得好效果——
李老認為,濕之為病,有從上、從下及遍體皆受不同,故其治法,也有宣上、滲下、和中的不同側重。
01 濕鬱於上,祛濕扶正
《素問·至真要大論》:“太陰之復,濕度乃舉……陰氣上厥,胸中不便,飲發於中,咳喘有聲……”濕盛於上,上犯清空,則症見頭重痛而昏脹;鬱閉於肺,則肺氣壅塞,宣降失司。症見咳嗽氣喘,胸悶心悸,面浮肢體腫,不能平卧。方用麻黃、杏仁宣肺;蘇子、陳皮降氣;配蒼朮、半夏燥濕而斷其源頭;佐茯苓、薏苡仁開支河,使濕從下走;加以北沙蔘、生山藥益氣養陰護本。如濕鬱化熱,症見痰黃,加黃芩、魚腥草清熱。
02 濕發周身,調治變通
濕邪久鬱,而致氣化不得宣展,津液無以布化,陰液虧損,燥熱內盛,而導致口舌乾燥,能食善飢,溲頻而成消渴之候,正如《丁甘仁醫案·濕温案》所言:“温已化熱,濕已化燥,燥火入營,傷陰劫津,有吸盡西江之勢。”《素問·奇病論》:“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西北地區飲食多生冷肥甘,肥人較多,消渴一病由濕而得者甚多。主要表現為消谷善飢、溲頻數、口舌乾燥而不欲飲、舌體多胖嫩、光滑少苔。治療宜補益肝腎配滋陰清熱、生津潤燥,不忘疏鬱除濕。多擬黃芪、白朮、山藥健脾補氣化濕。臨證酌情加入生地、女貞子等補腎助氣化,葛根、麥冬潤燥生津,茯苓、車前子、澤瀉淡滲利濕。
03 痰濕體質,健脾瀉濁
痰濕體質之人,肥胖,形盛而氣怯,痰濕最易積聚。由於天氣炎熱,時令之火鼓動,痰濕上犯加以火熱傷陰,陰虛陽旺,則易眩暈,嘔吐。考《黃帝內經》所論皆屬上虛風動,後世稱“無風不作眩”,仲景以“痰飲為先”。西北地區胖人多發眩暈為肝腎陰虛兼有脾虛痰濕而致。針對其特殊情況,李老對此常採用健脾祛痰、化濕瀉濁,佐以滋陰益腎、息風之法。藥用半夏、陳皮以化痰,白朮、山藥健脾,澤瀉、茯苓淡滲利濕,生地、玄蔘、女貞子等滋陰益腎,鈎藤、白蒺藜、菊花、天麻以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