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文|福林媽咪

剛剛過去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如果問為什麼定在這天,答案很簡單,因為數字3長得像耳朵。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納悶怎麼還有一個愛耳日?

這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聽力語言障礙羣體已經龐大到引起國家重視。

我在文獻中看到一組數據:

“我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可達80萬。”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餘名。”

新生聾兒,這意味着這些孩子一出生就無法聽到或者聽清楚這個世界的聲音,這將會影響他們日後的學習、社交,不能很好的進行羣體生活。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這些新生聾兒出現的原因,在國務院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後就找到了:

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中的各類原因佔比得到了相應的數據:

原因不詳的佔27.79%,中耳炎佔17.47%,高燒疾病12.97%,藥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產鉗外傷、噪音等均不到1%。

看到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近30%的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麼變成這樣的。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家的小寶貝是健康的。所以現在大部分準媽媽都很注重孕期各項檢查,可是查來查去,我們始終沒有一項檢查可以確切檢查出寶寶是否存在先天聽力障礙,只有在寶寶出生後,才能通過檢測得知。

但還有一些寶寶是後天出現的,可是家長沒注意,或者不瞭解,寶寶才致使逐漸喪失了聽力。

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更多的宣傳愛耳知識,預防新生聾兒,及早發現,也好儘快治療。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關於寶寶的耳朵常見的錯誤理解:

錯誤一:胎教音樂利於胎兒聽力發育

我們之前一直都覺得胎教音樂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促進寶寶的聽力發育,但是音樂胎教的利弊在醫學界中仍是一個存在爭議的話題,到底是幫助大還是損害大,至今沒有準確的結論。

但我們只知道胎教音樂可以起到間接作用,而且還不是針對於寶寶聽力的作用:胎教音樂比較舒緩,聽起來也很温馨,會讓準媽媽心情變好,這樣的好心情對寶寶的生長是有所幫助的。但如果準媽媽周圍總是圍繞着噪聲,心情也會變差,這樣的情況是不利於寶寶生長。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説明音樂胎教有利於寶寶的聽力發育,如果對着肚子播放音樂,又不注意調整音量,對寶寶聽力的傷害是絕對存在的。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我們可以平時多跟肚子裏的寶寶説説話,可以讓爸爸對着肚子讀讀故事,也可以自己輕聲哼哼歌,這樣的胎教才是真正有用的。

錯誤二:你搖鈴時寶寶有反應,寶寶的聽力就一定正常

不管是聽力還是視力,這些我們無法通過產檢檢查出來的問題,家長們認為在日常互動中是可以知曉寶寶是否存在問題的。

比如家長們喜歡拿個搖鈴去驗證。

把東西拿在手裏,在寶寶眼前晃一晃,看寶寶會不會追視,在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在寶寶單側耳邊搖一搖,看寶寶會不會扭頭尋找音源。

這樣的做法沒錯,我們是可以發現問題,但是我們自行檢驗時採用的方法不見得可以幫我們瞭解到準確的情況。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就像新生兒追視,新生兒是看不清楚的,但是可以看清楚大概的輪廓或光影的晃動,所以才會去追視,不見得寶寶是真的可以看清。

聽力也是如此,就像我們會用度數去區分視力好壞一樣,聽力也分等級,分為正常、輕度聾、中度聾、重度聾以及重重度聾。

重度聾和中度聾的寶寶不是完全聽不到,大的炮仗聲音他們都可以聽到,但平時的説話聲他們可能聽不到。

但其中,中度聾的寶寶也能聽到耳邊的搖鈴聲,因為鈴聲的頻率還是要高一點的,但是卻和重度聾的寶寶一樣,會因為聽不到説話聲音而影響正常溝通交流。

錯誤三:剛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查過關,後面就不用查了

寶寶出生後,都會做一個聽力篩查,有的家長給娃做過一次,看着結果正常就不查了,覺得每次兒保建議做的時候都是為了多掙點你的錢,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其實,這個篩查不是100%準確的,即使第一次篩查結果正常,也不能確保寶寶以後的聽力就一定正常,畢竟寶寶出生後還在不停的發育,在這個發育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所以這不代表後面就不用查了。

還是應該定期篩查的,有些問題如果發現及時,儘早干預還是可以幫寶寶恢復聽力的。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錯誤四:剛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過,寶寶就一定存在聽力障礙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父母就覺得沒了希望,其實不然。

前面説了,這個結果不是100%準確的,不能100%説孩子沒問題,第一次做的時候也不能100%確定孩子一定有問題。

比如剛出生的寶寶,耳朵裏面可能會因為羊水的堵塞,不能很好的聽清楚外界的聲音,也可能因為篩查過程中寶寶不配合而無法得到準確結果。

所以呢,篩查不是“一錘定音”,寶爸寶媽們在寶寶第一次篩查不過關時,不要絕望,等到產後42天再給寶寶複查,如果還沒有過,再去指定地點做更詳細的檢測。

錯誤五:寶寶的耳朵有耳屎就立即清理確保清潔

我們很多人平時喜歡掏耳朵,一是覺得舒服,二是覺得耳屎太髒,保持衞生就要清理乾淨。

但實際上是我們對耳屎產生了誤解。我們的耳屎是由耳朵內的耵聹腺分泌的物質,與耳道內脱落的皮膚角質,還有汗液等組成的,少量的耳屎的存在可以防止水和細菌的入侵,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相反,頻繁的清理反而可能因為操作不當而誤傷耳朵,也可能因為過於頻繁,耵聹腺分泌旺盛,出現更多的耳垢。

所以寶寶的耳屎少量存在不用理會,平時,耳屎也會因為我們的咀嚼或是運動等行為被震出來,不需要自行清理。如果需要給寶寶清理,最好帶去醫院,交給醫生處理。

Tips.每半年或一年,帶寶寶去耳鼻喉科做檢查,看看是否需要清理耳垢,不要自行清理。如果寶寶耳垢明明不多,卻還總是揪耳朵、抓耳朵,也要及時就醫。

因為上述的這些錯誤理解,有些非先天性耳聾的寶寶就這麼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也有些寶寶的聽力就這麼受損了。

當然,還有一些是可以預防的。

比如上述講的原因中的中耳炎引起的、高燒疾病引起的、噪音引起的以及藥物中毒引起的。

這就需要寶媽在護理寶寶的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

如何預防中耳炎引起的耳聾?

①餵奶過程中以及餵奶後,把寶寶的上半身抬高一些

我們自身應該也會有個感受,如果捏着鼻子閉着嘴鼓氣,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的耳朵像是被堵住了一樣,不要自己隨便嘗試哦,因為我們的中耳與鼻咽部是通過咽鼓管相連的,平時這個咽鼓管是密閉着的,所以中耳也是封閉狀態的,但如果吞嚥、打噴嚏、咀嚼,咽鼓管就會開放,以此來維持中耳內外氣壓的平衡。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寶寶喝奶時,會不斷地吞嚥,這時候咽鼓管就會打開,如果上半身偏低,或者平躺,乳汁就可能流入中耳哦,如果寶寶在喝奶過程中嗆奶,都可能會引發中耳炎。

餵奶時,寶媽要確保是把寶寶斜抱在懷中的,如果寶媽坐着,那麼墊着寶寶頭那側的腿,可以適當再墊高一些,給一些角度,讓寶寶的上本身高一些。

另外,寶寶吃過奶後,記得拍嗝,如果要躺下,也要把寶寶的上半身墊高一些,預防寶寶溢奶,因為溢奶時,寶寶可能吸入呼吸道,從而變成嗆奶,再次提升中耳炎的幾率。

② 如果寶寶總揪耳朵、晃頭或耳朵有異味,及時就醫

寶寶出現這樣的行為和表現,很有可能就是寶寶的耳朵不舒服,最好及時就醫,防止出現中耳炎。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③確診中耳炎,最好不要坐飛機

乘坐飛機時,氣壓的變化會壓迫耳朵,如果寶寶得了中耳炎,就不要再坐飛機了,只會更加壓迫耳朵,加重耳部的不適感。

如何預防高燒疾病引起的耳聾?

孩子如果發了高燒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疾病,都一定要問問自己的孩子,耳朵有沒有不舒服,如果寶寶還不會説話,那就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行為,如果出現撓耳朵、晃頭等行為,就要引起注意了,如果寶寶的耳朵有異味,也同樣要注意。

這是因為致使呼吸道感染的那些病菌也容易入侵我們的中耳,引起中耳炎,而且往往是急性的,寶爸寶媽們也要引起注意哦。

如何預防噪音引起的耳聾?

①過年過節燃放鞭炮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耳朵

放炮聲還是很大,這樣的聲音容易引起暴鳴性耳聾,所以還是要注意的,如果附近有人燃放煙花爆竹,一定要用手捂住寶寶的耳朵哦。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②遠離噪音環境

噪音環境就例如高速公路附近、鐵路附近、機場附近等等,不光是我們的住房選址要注意,就連選擇幼兒園、小學都要注意一些。

儘量不要被噪音污染影響到。

如何預防藥物中毒引起的耳聾?

一般來講,藥物中毒引起的寶寶耳聾,主要是孕期的時候,準媽媽服用了損傷胎兒聽力的藥物,所以,孕期切勿盲目用藥,如果出現不適,選擇去醫院就診,而不是找個小門診或者在藥房自行買藥,最好去醫院詢問醫生,表明自己是孕婦,然後讓醫生選擇最合適的藥物再進行治療。

看完是不是覺得關於寶寶的耳朵,原來還有這麼多是我們不知道的、誤解的?

寶寶護理無小事,因為問題往往就出現在被忽略細節裏。

關於育兒,你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評論留言哦,福林媽看到會第一時間回覆喲~

參考文獻:

梧桐. 如何保護小耳朵[J]. 中華家教, 2004, 000(012):42-43.

阿蘭, 張亞梅. 呵護小耳朵N個關鍵問題[J]. 父母必讀, 2006, 19:36-39.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21 字。

轉載請註明: 我國每年新生聾兒約3萬名,呵護新生兒耳朵,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