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對人身體健康十分重要,中醫稱其為“氣血生化之源”。
而“健脾”這個詞,似乎很容易被誤解。談到健脾,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補脾。補脾雖然是健脾的常用方式,但補脾與健脾的意思並不對等,健脾的內涵遠大於補脾。
脾的功能
我們知道脾主運化,“運”是運轉輸送;“化”是消化吸收。
脾主運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運化精微,即脾具有把水谷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吸收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二是運化水濕,配合肺、腎、三焦、膀胱等臟腑,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
為何健脾
健脾,是指健運脾氣的治法。對應治療的是脾失健運。
脾失健運是中醫的病機名稱,是指因飲食不節、水濕痰飲、情志失調,或疾病日久,損傷脾胃,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失常。
脾失健運的常見臨牀表現為食慾不振、腹部脹滿、大便溏薄或水濕痰飲病徵,舌苔或膩。
導致脾失健運的病機有虛有實。虛,多為脾氣虛或脾陽虛,無力運化。實,多是水濕痰飲,食滯等有形的病理產物阻滯,妨礙了脾的運化。
健脾的不同方式
健脾的方式既可以是補脾,也可是祛濕、化痰、利水,消食、行氣等。
補 虛
從補虛角度,脾氣虛導致的脾失健運,多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加減;脾陽虛導致的脾失健運,多是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加減。
祛 邪
從祛邪角度,濕阻導致的脾失健運,多用平胃散、藿香正氣丸、胃苓湯加減;痰濕或痰飲導致的脾失健運,多用二陳湯、苓桂術甘湯加減;食滯脾胃,多用保和丸;氣滯導致的脾失健運,多用舒肝和胃丸加減。
推薦3款養生食譜:
黃芪薏米粥——補元氣,止泄瀉
做法:取大米100克、黃芪30克、薏米30克;
黃芪洗淨切片,大米、薏米淘洗乾淨,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40分鐘即成。
作用:補元氣、止泄瀉,脾虛慢性腸炎患者食用尤佳。
山藥蓮子小米粥——強壯脾胃
做法:山藥(用新鮮山藥更好)洗淨去皮切成小丁,蓮子去芯;
砂鍋中放入洗淨小米,蓮子和山藥丁,加足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煲成粥。(期間需要不斷攪拌下,防止粘底)。吃的時候可以加入白糖拌勻食用。
作用:山藥補肺脾腎,蓮子補心脾腎,小米養胃。
紫蘇葉粳米粥——健胃祛濕
做法:將紫蘇葉15克與粳米100 克煮稀粥。
作用:有健胃祛濕的作用,出現食慾不佳、消化不良、便秘、咳喘痰多、胸悶時,可以多吃一些。
虛 實 錯 雜
還有針對虛實錯雜病機,補虛瀉實同用的,比如:脾虛有濕,多用參苓白朮散;脾虛有痰,多用六君子丸;脾虛有痰兼氣滯,多用香砂六君丸;肝氣犯脾,多用逍遙散;脾虛氣滯兼食積,多用枳實消痞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