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 教你四招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健康

  【六一兒童網導讀】熱鬧玩耍是孩子們嚮往的事情,但當家長將孩子們聚在一起,滿心歡喜為孩子們開一個party的時候,小傢伙們總是因為搶奪玩具而不歡而散。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呢?

  一、以身作則。

  如果你是一位慷慨熱情的家長,孩子自然會是一個樂於分享的人。相反如果你是一位斤斤計較的家長,孩子鎦銖必較的可能性自然會增大。

  孩子會有樣學樣,家長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起好的榜樣。

  模仿身邊的人的行為是兒童階段學習的主要模式,家長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自然就成為孩子模仿的第一對象。成人為孩子樹立大方的榜樣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當有的孩子聽了對方的請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給同伴玩時,成人則應以和幼兒平等的身份,去幫助幼兒進一步商量共同遊戲的方法,讓幼兒從簡單地進行模仿,逐漸變為自己成功交往經驗的一部分。

  二、分清借與拿的概念。

  小朋友對於“借”和“拿”的概念還不明確,當別人要從他手中借玩具玩的時候,他會覺得別人是拿走他的玩具,所以就會發生抗爭。

  如果這種情況不是很嚴重,建議家長們不要介入,讓寶寶自己從紛爭中取得一個平衡點。累積經驗後,將來自然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也比較容易學到自己解決事情的方法。

  當衝突發生時,可以先將寶寶抱離現場,或將所爭奪的玩具拿開,緩和一下氣氛。但是不要跟寶寶説小氣,而是應以正面鼓勵的方式,培養寶寶正確的“借”與“還”的觀念。

  三、尊重孩子的意願。

  部分家長會因為其他小夥伴喜歡某個玩具,在未經過孩子的同意下將其送出。導致孩子的情緒化和對自己東西的不安全感。家長在對於孩子的玩具安排上,要先經過孩子同意。

  四、故事效應。

  故事主人公也是孩子們模仿追捧的對象。如果七個小矮人能夠和白雪公主分享林中小屋,小朋友也可以和他的小夥伴分享心愛的玩具,收穫多一份的快樂。

  我們可以通過故事、寓言等方式,告訴孩子一些道理,激發孩子的同情心和愛心。給孩子多點聯繫分享的機會,讓孩子在分享中享受到樂趣,懂得分享東西的喜悦和必要性。

  對於年齡小的寶寶,他們的認知水平低、理解能力不足,有時候可能對故事情節的理解還不深入。這個時候就要將“分享”、“借”、“還”這類概念用直接的語言説明。

  分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家長們首先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讓寶寶知道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並從小事抓起,慢慢教育寶寶學會與他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