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爸媽媽,是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剛當爸爸媽媽,也是最焦慮的階段之一。
因為在寶寶出生的頭一年,作為新手爸媽,你會不斷地遇到各種育兒難題,尤其是剛出生地一個月,幾乎每天都是幸福且緊張地狀態。
寶寶吃到吐奶,你卻還生怕他吃不飽,總想要他多吃點。
寶寶可能熱的煩躁哭鬧,你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出院回家時,醫生叮囑要每天做臍部消毒,你卻因為害怕而沒好好消毒,結果紅腫,甚至化膿……
其實,照顧新生寶寶有方法,還有不少很重要的“注意事項”,卻往往被新手家長忽略。
這篇文章京媽總結了4個新手家長“常做但不正確”的育兒做法,一定要注意“避免”,一起來看看,別做錯坑娃才後悔。
避免給寶寶過度餵養
剛當媽媽,還沒掌握寶寶的餵養規律,很難判斷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或是吃撐。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都是: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對新生寶寶和產後媽媽都好處多多。
但由於新媽媽沒經驗,再加上家裏老人喜歡“大胖小子”,總提醒多喂,就很容易造成過度餵養。
喂的多不好嗎?當然!
這個階段的寶寶,過度餵養,容易出現吐奶、溢奶,腸脹氣、消化不良、腸脹氣等,還容易肥胖,寶寶並不是越胖越好,會給成年後的健康埋下很大隱患。
小Tip: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過度餵養?
① 看寶寶平時吃奶時表現:
比如主動吐出奶頭,把頭轉向一側,神情滿足,能一次睡3-4小時,就説明寶寶吃飽了,別再餵了;
再比如寶寶平時經常吐奶、溢奶,也可能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
② 看寶寶的生長曲線:
身高、體重、頭圍這些指標,每個月增加多少,其實有標準。也可以參考每個月的曲線變化,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或過度餵養。
避免給健康新生吧寶寶喂水
看着寶寶嘴幹覺得是渴,總想喂水;
夏天天熱擔心寶寶上火,總想喂水……
“應該給寶寶喝水嗎”這個問題,在《美國兒科學會新父母手冊》中,是這樣解答的:
除非兒科醫生另有建議,否則沒有必要給新生兒喝水(包括糖水、電解質溶液和果汁),因為喝水可能會影響寶寶對奶的需求,使他無法在生命初期獲得足夠的營養。新生兒只需要喝母乳或配方奶就可以了。
也就是説,對於正常足月生的健康寶寶來説,只要母乳能吃飽,就不需要再額外喂水,因為母乳的大部分成分都是水。
反而若是家長做錯,多喂水會增加寶寶飽腹感,影響吃奶,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影響生長髮育;也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小Tip:哪些情況需要額外給新生寶寶喂水?
醫生有特殊要求時,比如寶寶拉肚子、發燒時,需要喂水,為了防止寶寶發生脱水。
避免給寶寶過度保暖
老人總説“細兒無六月”,即使三伏天也是給孩子包裹的嚴嚴實實,生怕受涼拉肚子、生病。
月子的寶寶和媽媽,不僅不能開空調,還得關着門窗,導致室內空氣悶熱無比,這能不中暑嗎?
其實,新生兒寶寶體温調節能力差,怕冷也怕熱,千萬不要“過度保暖”,會捂出毛病的。
就比如現在是夏天,就可以這樣穿:
衣服:選穿寬鬆透氣的純棉衣服,不要穿的過緊,但也不要過大過寬,厚度比成人多一件即可;
帽子:如果室內温度高,就不需要戴;開空調涼的話,可以根據情況戴;
襪子:室內温度高,可以不穿,如果是冬天比較涼,或開空調較涼,就穿上;
手套:不戴,容易因為線頭纏繞寶寶手指發生危險,也不利於寶寶發育。
包被:不開空調時,一般不涼,穿上衣+紙尿褲就可以,開空調可以穿上衣+褲子+包被(厚度根據室温來定)。
小Tip:怎麼判斷寶寶熱不熱?
可以摸寶寶的身上有沒有出汗、脖頸處有沒有出汗;還可以觀察寶寶的皮膚,比如發現寶寶前胸、後背、頭皮上有紅色小疙瘩,尤其熱的時候更明顯,可能就是熱出來的痱子,這時候就要注意“降温+少穿”了。
避免用力搖晃哄睡
你是不是也經常這種哄睡,尤其哭鬧的時候,晃幾下就不哭了,很快能睡着。
但其實,這個做法很危險!
可能一個幾秒鐘的動作,會傷娃一輩子,這個動作很容易讓寶寶出現“搖晃綜合徵”,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首先,寶寶的頸椎發育不完全,不停搖晃(尤其快速大幅度搖晃)會傷到寶寶頸椎。
其次,這樣搖晃還可能損傷寶寶腦神經、導致顱內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
是不是很後怕?
網上有個叫夏恩的小姑娘,8個月大時因哭鬧被爸爸大力搖晃,僅僅幾秒鐘就發生了無法彌補的傷害,最後做開顱手術,摘除部分大腦,當時情況很不好,索性小姑娘很堅強,在術後30天醒了過來,但一半的身體是癱瘓狀態了。
所以,之後帶娃一定要注意了。當然也不是説不能搖晃,只是一定要注意程度:不要快速、用力、大幅度的搖晃,再就是一定要抱姿正確,保護好寶寶脊柱。
養娃這事兒,説難不難,説容易也不容易,作為新手家長,最重要的是有科學育兒的意識,平時多學習育兒知識,科學養育。
關於養娃誤區,還有哪些你覺得比較重要而且常見的坑,歡迎來和新手家長們分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