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廣東開平人,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著名的中醫學家、教育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研究所所長。享年104歲,他自幼受中醫薰陶,目睹中醫藥能救大眾於疾苦之中,因而有志繼承父業,走中醫學之路。在長達70多年的醫療教學科研生涯中,融古貫今,運用中醫中藥養生保健知識,防病治病,並將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01養生指導思想“養生重於治病”是鄧鐵濤教授一直倡導的健康理念,早在1986年,鄧鐵濤教授就設想把人們的健康要求上升到精神世界,使氣功、文學、音樂、歌舞、美食、藥膳、模擬的環境和夢幻世界成為“保健園”,讓人們能享受到健康的快樂。他強調應發揚傳統的食療養生和體育運動等保健方法,用中醫扶正固本、祛邪防病理論,指導保健工作。
• 百行德為先
• 神以靜為養
• 強身動為要
• 飲食雜為主
• 保健簡便廉驗
• 康壽以和為本
02飲食以雜為主我今天要講的是鄧老的飲食養生。除了他最強調的養心養德及運動外,鄧老的日常飲食,看似非常簡樸的生活,卻是藴含着養生的大道理。
雜食不偏
近十年來,記者採訪鄧老時問得最多的是,鄧老您平時最愛吃什麼,我們平時應該多吃哪些食物能夠健康長壽,每當這個時候,鄧老總是笑着説:“只有四個字,那就是‘雜食不偏’。
鄧老的日常飲食偏於清淡,注意營養,強調要容易消化和吸收。主食以米飯為本,每週有1至2頓雜糧, 如番薯、芋頭、淮山、土豆、燕麥、饅頭等。上圖是鄧老100歲拍攝的照片。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圖中鄧老用筷子夾的是什麼?是葡萄。鄧老的家人非常用心,知道鄧老平時以一日三餐為主,其他時間很少進食零食,家人習慣將水果配在餐中。上圖是家人將葡萄剝好後配着雜糧吃。
大家有沒有想到,鄧老此時已經是100歲,還能用筷子夾圓滾滾的小葡萄,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大家想想,這説明了什麼?説明了鄧老年過百歲,但他的平衡功能仍然非常好,對於一個百歲老人來説,能用筷子精準夾到食物,這就是健康的體現。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鄧老的家人笑着對我説,他們家筷子功最好的就是鄧老,夾豆腐最完整的就是鄧老。為什麼呢?我終於明白了,鄧老自幼喜歡八鍛錦、太極拳,氣功等,鄧老的氣功是有深厚的底藴的,所以除了他的平衡性好外,他能精準夾好所有的軟的、滑的食物。從一個微小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到鄧老的康健。
每天一杯奶
鄧老對牛奶情有獨鍾,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已經堅持十年,有一次鄧老出差回到家,已經很晚了,鄧老想起當天還沒有喝牛奶,就對媳婦説:“安琳啊,你幫我衝杯牛奶吧,我要喝完這杯牛奶才能睡覺“。鄧老的二媳婦陳安琳女士回憶説。
每天1至2顆核桃
鄧老特別喜歡吃核桃,多年來,他每天吃1至2顆核桃。具體做法是:先將核桃肉放在小碗中,加少量水和鹽,然後放在微波爐上加熱2分鐘,取出來涼至5至10分鐘後即可食用,鬆脆可口。鄧老晚年時多用來送飯,他愛開玩笑説,“人老了,牙齒不好,用飯與核桃一起吃更好”。
鄧老説:“核桃外形像大腦,有益智的作用,常食能增長智慧,保持大腦的記憶力,在烹飪核桃時加少量鹽,既能增加食慾做菜吃,而且鹹能入腎,吃核桃讓我感到最明顯的作用是夜尿減少,次日早晨大便通暢。”中醫認為,核桃有補腎壯腰,温肺定喘,潤腸通便的作用。
每週3-4餐魚
魚是鄧老最常吃和吃得最多的肉類之一。鄧老説:魚屬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而且其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平時鄧老吃得比較雜,任何一種魚類他都吃,但是在食療輔助方面,鄧老強調多用鯽魚、草魚和鱅魚。
鄧老説:“鯽魚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通絡下乳等功能。對於肝硬腹水患者用鮮鯽魚與赤小豆共煮湯服食有一定的療效;而草魚有暖胃和中的作用,是温中補虛的魚類食品,對於脾胃虛寒者可多食草魚”。
鱅魚又叫大頭魚,其魚頭大而肥,肉質雪白細嫩,鄧老喜歡吃大頭魚中魚腮下邊的肉,其肉呈透明的膠狀,每次煮大頭魚,家人都將這部分肉留給鄧老吃。鄧老説:“魚腮下邊呈透明的膠狀肉,不但口感好,易食用,沒有骨刺,而且現代研究其膠質中富含膠原蛋白,能夠對人體老化及修補身體組織細胞,有利於身體健康,延年益壽。魚湯中鄧老最愛吃的是大頭魚淮山豬橫脷湯。
大頭魚淮山豬橫脷湯
材料:大頭魚一個,淮山15克,豬橫脷1條,姜3片。
做法:先將大頭魚洗乾淨,斬成小塊狀,下油鍋,用中火煎雙面至微黃色,煎前抹少量鹽在魚的表面,放鮮淮山和豬橫脷,然後加開水,調大火煮20分鐘調味後放進燜燒鍋,隨時可以食用。
鄧老説:“豬橫脷是豬的脾臟,有健脾胃,助消化,養肺潤燥的功效,不温不燥,適合於男女老少食用。淮山健脾又養陰,此湯不但營養價值高,對於消化功能不好,而且容易腹瀉者尤為適用。
總結鄧老的養生理念,無論是運動養生,還是日常飲食,他都特別注重輕鬆、愉悦,要能持之以恆。鄧老常常指導和鼓勵我要結合生活,多寫科普文章,應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材,結合中醫理論進行講解,讓老百姓在生活中領略中醫養生之道。我的科普之路,是在鄧老的指導下,在生活中和臨牀上不斷地有新的感悟和進步,與此同時,中醫的臨證思維也是在鄧老引導的科普道路上逐漸形成。
養生養生之道鄧鐵濤國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