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提出,父母不能太寵溺孩子,這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為孩子誤入歧途埋下隱患。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3歲的皓皓今年剛上幼兒園,是班裏的小霸王。他總是喜歡獨佔玩具,還喜歡搶同學的東西,如果他喜歡同學的玩具,對方卻不願給他,他就會直接動手搶,很多孩子因此被皓皓抓破臉和手。有時,皓皓還會因小事對同學大打出手。
因此,被欺負的同學家長聯合起來找老師、找校長,強烈要求皓皓離開這個幼兒園,皓皓媽媽也無數次到幼兒園向家長們解釋、道歉,可皓皓欺負同學的次數太多,很多家長根本不願聽她解釋。
一想到要孩子被幼兒園趕出去,皓皓媽媽就感到後悔不已,皓皓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其實都是父母太寵溺孩子造成的。
“寵”字既有寵愛之意,也有縱容偏愛的意思。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難把握好“寵”的程度,一不小心就會把“寵愛”變“寵溺”。當父母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這是寵愛;當父母給孩子的愛太多,範圍太廣,可能就會變成寵溺,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反作用。
一、孩子出現這4個特徵,多半是被寵壞的跡象1、情緒失控
這些孩子常被父母視為整個家庭的中心,不管家庭條件的好壞,父母都會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所以,孩子就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如果順着孩子的想法,家中一片祥和,如果違背孩子的想法,孩子很可能隨時爆發壞情緒,動手打人、撒潑打滾都是常有的事。
2、無視規則
由於父母總是對孩子的錯誤行為不加以阻止,任其自由發展,導致孩子無視規則的存在,做事情不講規矩,比如孩子吃飯時拿着筷子敲敲打打,隨意在盤裏翻動飯菜;孩子到別人家裏做客,未經允許亂翻別人的東西,使用完畢後不歸位;在公共場合,經常大聲喧譁;孩子乘坐公交車不排隊,隨意插隊,以上這些都是不守規矩的典型表現。
3、自私冷漠
這些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認為父母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應該的,他們不珍惜父母對自己的愛,不懂得對父母和身邊的人感恩。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他們長大後變得自私自利,做事情只會考慮個人得失,對身邊的人非常冷漠,很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4、獨立性差
總是被父母悉心照顧的孩子,會慢慢喪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父母代替孩子完成了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導致孩子沒有機會鍛鍊動手能力,學習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以致於有些孩子已進入中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疊被子,甚至連水都不會燒,一旦離開父母,根本無法生存。
父母對孩子過多付出,用錯誤的“愛”養育孩子,只會讓孩子徹底變成一個不能控制情緒、不懂規矩、自私冷漠、缺乏獨立性的廢人。想要遠離對孩子的過分寵溺,父母應該做到這4點。
二、避免養出“熊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1、做好情緒管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不隨意爆發壞脾氣,孩子才能擁有穩定的情緒。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情緒很糟糕,可以通過與他人聊天、寫日記、聽輕音樂的方式舒緩心情,待自己的情緒問題解決好以後再回家。若是父母在家中預感到自己即將情緒失控,應立刻離開所在環境,到另一個房間或是户外冷靜後再回歸到原來的地方。
2、建立規則意識
孩子2歲左右,父母就可以開始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場景教會孩子遵守規則,比如乘坐公交車時,要排隊上下車;過馬路時,紅燈停、綠燈行;在外就餐時,不能在公共場合大聲説話,不能隨意跑動。
3、避免過分關注
父母需要給孩子一定的關注,但要避免過分關注。孩子只是家庭裏的一員,不應該成為家庭中心,每個人都在家庭裏有自己的位置,父母也要學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把所有心思放在孩子身上,這樣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壓力,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父母應該留出一些時間給自己,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發展興趣愛好。
4、放手鍛鍊孩子
有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叫做“放手”,只有離開父母的懷抱,孩子才有機會成長。當孩子逐漸長大,父母儘量把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完成,不要一味代勞,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成小懶蟲。比如讓孩子自己疊被子、洗衣服、打掃房間,讓孩子自己決定暑假的行程安排。
俗話説“慣子如殺子”,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反而會把孩子寵壞,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把握好愛孩子的尺度,做智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