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6月3日電 (記者周晶、施芳)吃粽子、佩香囊、鬥百草……許多端午習俗與形形色色的植物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
南北粽葉各不同
粽子是端午節的標誌性食品,深受人們喜愛。論口味,有甜鹹之分;論形狀,有尖角、四角等不同樣式;論粽葉,有箬竹葉、棕櫚葉、芭蕉葉、柊葉、竹筍衣、葦葉等多種選擇。
不同的粽葉有什麼區別呢?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白文明告訴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箬葉是禾本科箬竹屬箬竹的葉子,箬竹廣泛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是南方常見的地被竹種之一。《本草綱目》中記載箬竹葉具有清熱止血、解毒消腫等藥用價值。北方常用葦葉作粽葉。葦葉是禾本科蘆葦屬蘆葦的葉子,蘆葦是多年生高大禾草,水生或濕生,多生長於北方的江河湖澤、池塘溝渠沿岸和低窪地等,具有耐鹽鹼、耐水澇、適應性強的特點。蘆葦中含有蘆葦多糖、有機酸、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物質,對增強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白文明説,粽葉一般都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葉綠素和多種氨基酸等成分,聞之清香四溢,其特殊的防腐作用也使粽子易於保存。
香囊裏的傳統意藴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常見的習俗,心靈手巧的婦人喜歡手工縫製香囊,它既是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也把吉祥安康的祈福之意密密匝匝縫入其中。
“香囊裏包的大部分是中草藥,可以起到提神醒腦、化濕消暑、驅趕驅蚊的作用,藴含着中醫‘治未病’的健康理念。”白文明給記者列舉了幾種比較常見的中草藥,比如蘇藿香,它為唇形科藿香屬植物全草,莖直立,四稜形,略帶紅色。具有健脾益氣、解表散邪、利濕除風、清熱止渴的功效。再比如,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葉緣基部以上具有整齊或不整齊扁尖鋸齒。全株青氣芳香,是常用中藥之一,治感冒發熱喉痛,頭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膚風疹瘙癢。還有,川芎屬傘形科藁本屬草本植物,具有祛風止痛、理氣活血、生肌排膿等功效。
2000多年以來,各地端午習俗雖有差異,但都離不開各類植物的科學應用,無不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