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當代年輕人思想逐漸開放,女性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孩子“隨母姓”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只不過,面對這樣一種社會現象,人們卻有着不同的看法。
網友A:“我們家給老二起名,就是媽媽的姓氏,只要一家人都同意這麼做,並且把孩子教育好,我認為沒什麼問題。”
網友B:“我老公姓牛,小女兒上學後天天因為被起外號回來哭,每次都嚷嚷説為什麼姓牛,還説我的姓氏好聽,想跟我姓袁,要不是婆婆一直攔着,女兒已經改名字了。”
有些人表示反對:網友C:“跟爹姓是傳統,符合人們多年來的習慣,孩子跟媽姓不是不行,只是不容易被大眾認可,為了給孩子減少不必要的麻煩,還是跟爹姓方便點。”
網友D:“我不贊同跟媽媽姓,做家長的應該為孩子的以後多考慮、多打算,孩子跟媽媽姓並沒有問題,但這麼做帶來的後果,孩子是否有能力承擔,如果不能,那麼母親的姓氏對孩子來説就是一種負擔,但如果孩子足夠強大,心理素質過硬,不在乎他人看法,那麼跟媽媽姓也無妨。”
我們不難看出,不同的人在對待“隨母姓”這件事情的時候,態度是不一樣的,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當代社會對於這種現象還不能做到完全接受和認同,而當下社會環境,難免會給“隨母姓”孩子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
“隨母姓”帶來的不良影響很現實!1、親子關係不平衡
我們知道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共同參與,只有掌握關係平衡,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好,但如果孩子潛意識裏,逐漸疏遠其中一方,那麼孩子的身心發展就無法得到完善,難免會造成一種尷尬的家庭氛圍。
姓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提高一個人對自己親人的親密度,孩子跟媽媽姓,就會給孩子營造出一種自己與母親更加親密的氛圍,加之父親工作繁忙,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那麼孩子與父親的關係就會進一步疏遠,難免會影響到家庭平衡。
2、長輩的區別對待
現階段我國認同“隨母姓”現象的多半是年輕人,老一輩的人基本都很排斥這種做法,如果一個家庭當中,兩個孩子姓氏不同,那麼公婆作為與孩子關係較近的長輩,自然會本能地偏向於隨自家姓氏的孩子,而對於另一個“隨母姓”的孩子,他們則會把孩子當作外人看待,在生活中必然會做出區別對待的舉動。
3、孩子間關係緊張
這個問題是由於長輩區別對待延伸出來的,隨着孩子不斷長大,對事物的認知慢慢提升,這些“隨母姓”的二胎們會意識到自己和哥姐所受待遇是不同的,時間長了心理上難免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兩個孩子間的關係也會更加緊張。
孩子“隨母姓”前,要考慮好這些問題!由於當代社會對該現象認同度並不高,所以家長在給娃取名過程中,選取姓氏之前必須考慮好幾個問題。
1、家人是否同意
給孩子起名時選取姓氏對一個家庭來説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因此,除了孩子的父母外,最好在取名之前徵求一下長輩的意見,如果夫妻有理由説服長輩,並且得到了高度認同,那麼讓孩子取母親的姓氏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長輩極力反對,小兩口就要考慮是否扛得住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的壓力了。
2、正確教育孩子
除了徵求家人同意外,孩子成長中的教育工作也要做好,尤其是對於孩子認識姓氏這方面,家長一定要好好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自信心,這樣孩子才不容易被成長中負面的聲音所影響,孩子也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姓氏。
各位寶媽,你是否考慮過讓孩子跟自己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