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比同齡人矮?別瞎補充營養,抓住2個關鍵期,讓孩子後來居上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健康

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越老越好了,父母也不用像老一輩一樣擔心孩子的吃穿問題了。但在孩子身上操的心依舊沒少一樣,並且有了新的焦慮,比如怕孩子長不高,在以後的生活和發展中不佔優勢。

實際上,孩子的身高中有大約70%的因素取決於遺傳,剩下的30%則多由後天發育決定。但這也並不是絕對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孩子長大後的身高遠超或遠低於父母的例子。

父母當然都希望孩子長得挺拔高大,於是一旦發現孩子比同齡人矮一點就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有個寶媽自己身高有一米六,丈夫至少在一米七五以上,可就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寶媽發現自家寶寶比班裏其他小朋友都要矮一些。寶媽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平時各種營養都跟得上為什麼孩子還是矮。

於是寶媽“變本加厲”地繼續給孩子補充營養,甚至還帶孩子去醫院查骨齡。結果醫生回應沒什麼大問題,只需在孩子的睡眠、飲食、運動等方面多加註意即可。

其實,孩子比同齡人矮一截不一定是發育不良,可能是由於個人體質及發育趨勢的差異所致,孩子的身高只要在對應年齡段達到合理範圍就行,沒必要總跟別人家孩子相比。

個體差異的因素家長無須在意,但除此之外還有三個原因會影響到孩子身高。家長要規避阻礙,抓住2個關鍵期,讓孩子“後來居上”。

一、孩子長不高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的睡眠質量和時長不足

研究表明,人體的生長激素一般在晚上11點到凌晨4點左右分泌得最為旺盛,如果孩子在對應的時間內尚未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到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阻礙長高。

此外,睡眠環境(比如卧室的枕頭、光線、温度等)如果令孩子感到不適,將會致使孩子睡眠質量下降,從而也會波及生長激素的分泌。

2、孩子的飲食營養不足

一般情況下,父母都會很注重孩子飲食的種類豐富和營養均衡,但有時卻防不住那些“無孔不入”的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中一般都含有較高的脂肪量,甚至還有防腐劑和激素等。倘若孩子經常不受管制地食用,不僅會使孩子的正常發育產生問題,更有甚者還會導致性早熟的現象。

3、孩子的日常運動量不足

相關研究證明,有一定日常運動量的孩子一般會比沒有運動習慣的孩子低2~3釐米左右。

孩子的日常運動量不足,就無法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還會因不常見陽光而不利於鈣的吸收,身體的抵抗力也會比較差。

孩子如果有以上三種情況,家長也不必着急,可在2個增長身高的關鍵期可扭轉乾坤。

二、孩子身高增長的2個關鍵期

1、孩子3歲之前的嬰幼兒時期

通常情況下,孩子剛出生時身高大約在50釐米左右,在嬰幼兒時期於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十分明顯的生長髮育,家長要抓住這個重要時期。

2、孩子的青春發育期

青春期是繼嬰幼兒之後的人體生長髮育的第二個高峯期,但女孩的青春期的起點和終點均比男孩早大概2年,且依據個體差異,孩子青春期的起始點也可能相差2~5年左右。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會快速長高,但當進入後期時(女孩月經來潮,男孩長鬍須、喉結),孩子的生長可能就會逐漸變緩。

三、抓住2個關鍵期,讓孩子後來居上

瞭解了2個身高生長關鍵期之後,家長應先認識孩子在各年齡段的身高增長規律,一般情況下孩子從3歲到青春期初期(11~12歲)的身高每年會增長大至少5釐米,若與此數值相差較大,建議家長去帶孩子查一下骨齡。

然後,家長需從三方面着手幫助孩子長高,並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關注孩子的生長髮育。

1、充足優質的睡眠

充足而優質的睡眠不僅能促進孩子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還能保證白天的充沛精力,白天體力消耗得多自然就會食慾大增,促進良好循環。

因此家長應提前規定孩子每晚的入睡時間,最好在10點左右,並以身作則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此外,家長還要為孩子提供昏暗、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保證孩子的睡眠質量。

2、豐富營養的飲食

孩子的日常飲食要做到種類豐富、營養均衡,每日的餐食中須包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素等類食物。

具體來説,家長還要讓孩子多食用奶製品和蛋類,少喝含糖飲料,控制薯片等膨化類食品的食用等。

3、適度適量的運動

適度適量的運動對孩子長高個也很重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有規律地進行體育鍛煉,一週中最好選擇四天左右抽空運動。

家長在工作日可以帶孩子跳繩、散步、跑步,到週末可以一起去打籃球、羽毛球或者騎自行車、游泳等等。

總結:

孩子的身高是否能達到理想狀態,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作為家長,只要做到從睡眠、飲食、運動等方面着手適當干預,多關注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即可。

每個孩子的體質有差異,生長有快慢,只要孩子身高的增長在合理範圍內,家長就不必過於焦急,只需靜待時間。

今日話題互動:你是否也曾為孩子的身高焦慮過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討論。